你所不知道“凿壁偷光”的故事
成语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少年叫匡衡,他特别希望能像学堂里的孩子那样,跟着老师读书。可是,他家里很穷,实在没有钱拿出来供他上学堂。于是,他经常一个人躲在学堂外面,安静地听着里面的读书声。一位亲戚看见他这么喜欢读书,很受感动,就抽空教他认字。日积月累,他终于可以自己读书了。
匡衡买不起书,就想办法借书来读。那个时候的书都是十分贵重的,只有有钱人家才有。可是有钱人家怎么会轻易把书借给一个穷小子呢?为了能读到书,匡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村子里有个大户人家,家里有很多藏书。一天,他跑到那户人家求见主人,见到后,一边作揖,一边急切地恳求说:“请您收留我吧, 我给您家干活。我力气很大,什么活都会干。我不要工钱,只求您能把家里的书借给我看看。我保证不会耽误干活,保证不会把书弄坏一点点。”主人看到匡衡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眼睛里充满了渴求,一时被深深打动了,就收留了他。匡衡终于如愿以偿地读到了书。
寒来暑往,匡衡一天天长大了。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吃饭的工夫才能看一会儿书。晚上回到家里,因为没钱,点不起油灯。也不能看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用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能读完。匡衡心里难过极了,却无计可施。一天晚上,匡衡从外面回家,周围一片漆黑,只有邻居家的窗户透着光亮。匡衡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狠狠拍了自己脑袋一下,叨叨着:“以前怎么没想到呢!”回到家,他就在自己与邻居家共用的那面墙上摸索来摸索去,终于找到一处墙壁有破损的地方。他找来一把小刀,沿着破损的墙壁轻轻地抠,抠不一会儿,一道弱弱的光线就从墙缝里透射过来。匡衡兴奋极了,不敢再往大抠,担心影响到邻居,于是,便借着这一点点光线看起书来。光线太暗了,看一会儿,眼睛就酸困酸困的,他就稍稍休息一下,接着再看。
就凭着凿壁偷光这样的毅力,匡衡博览群书,下笔成章,终于成为西汉学者。
以上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是感人呢?
匡衡(生卒年不详), [字稚圭,东海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 [12]西汉后期丞相,经学家。
匡衡家族世代务农,但其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匡衡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后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等职。汉元帝曾让其居于殿中为师,为朝内官员讲授诗赋。建昭三年(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死,匡衡代之为相,赐封乐安侯。建始四年(前29年),因奏佞臣中书令石显之事未成,请求谢职。汉成帝屡安抚,并赐以美酒、肥牛。翌年,其封地乐安侯国与当地临淮郡发生土地争端,有人告发匡衡封邑多占土地四百顷,又因其子匡昌醉后杀人,被捕入狱,匡昌的弟弟结伙劫狱营救。诸事并发,匡衡惶惶不安,免冠待罪。后免官为民,病死家中。
在治国安民问题上,匡衡极力主张“礼让为国”,并主张首先从君臣做起。要做到“民不争”“下不暴”“众相爱”,必须整顿吏治,使“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匡衡还提出“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放郑、卫,进雅、送,举异才,开直言,任温良之人,退苛薄之吏”等政治主张,这对医治千疮百孔的腐败政治无疑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凿壁偷光,凿的洞大,才可见光。既可偷光,也可偷窥。为了自己的需要,凿坏公用墙壁,人品不好。夜晚偷光学习,远不如白天找时间学习。
西汉时期的匡衡,《诗经》学得好。通过考试,得到汉元帝赏识,当上丞相。
一个人的小私事,如果自己不说,别人很难知道。“凿壁偷光”的故事,估计是匡衡当上丞相后的自我吹捧。
老年时的匡衡,利用地图错漏,非法圈占国家土地四万多亩,儿子匡昌又醉酒杀人,因此被汉成帝贬为庶人,病死在家乡。真是“小时偷光,老时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