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房四谱》// 笔谱·四之杂说(四)
2019-04-20 本文已影响4人
原麈
笔谱·四之杂说(意译)
续
《魏末传》载;夏侯太初被召还,
沿路不与他人接触,也不准备笔,
他的谨慎达到如此程度。
如今用完的笔往往寻不见。
有的官府中小吏成千上百,
用笔甚多,也不知最终所在,
有人说鬼取走去裁判冥间案子了。
往昔有僧人惠远写完《涅槃经疏》,
对其笔祷告:
“如合圣意,此笔不坠。”
于是掷向空中,奇卓不落。
唐代越州法师神楷写《维摩经疏》
也是这样,后来他被迎入长安。
笔谱·四之杂说(原文)
《魏末传》(1)曰;夏侯太初(2)见召还,路绝人事,不畜笔,其谨慎如此。
今之笔故者往往寻不见。或会府吏千百辈,用笔至多,亦不知所之,或云鬼取之判冥。
昔有僧惠远(3)制《涅槃经疏》讫,咒其笔曰:“如合圣意,此笔不坠。”乃掷于空中,卓然不落。
唐越州(4)法师神楷造《维摩经疏》(5)亦然,后迎入长安。
【注释】
(1)《魏末传》:记载曹魏历史的野史,《三国志》裴松之注曾引该书内容。
(2)夏侯太初:即夏侯玄,字太初,一作泰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曹魏玄学家、文学家。
(3)惠远:也作慧远,东晋高僧。《涅槃经疏》是惠远对《涅槃经》所作注疏。
(4)越州:唐代州名,又名越中、会稽。属今浙江绍兴。
(5)《维摩经疏》:隋代天台大师智顗撰(《佛学大词典》)。唐代湛然删略本书,作《维摩经略疏》十卷。疑此处“神楷”为“湛然”之误。《宋高僧传》载有释神楷,姓郭氏,太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