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7 用想象的方式聊聊语言文字和人生.D
07-一缕飘荡在网络中的情绪
这么文艺的名称,却有用来写一段与艺术范儿没有太多关联的话。
大概是因为从骨子里来说,还算是个学中文的人。
只是“学中文”这个标签贴上之后,却形成了基于标签的另一种割裂。
——这大概不会是我想要的吧。
-
我想要的,其实与大部分网络造词者的想法是一样的
——用一种新奇特的角度来指向眼前所看到的特别有趣的东西。
这个事物有原本的意义,却又能够品出新味,这就足够。
-
所以,一个能够被传播的网络词汇一定是有其“合理性”,
这种合理性应该藏在
——已经有的文化的底蕴与历史的典籍之中;
——能够被推导出来的正常逻辑;
——浅显易懂或者初阶、入门级的常识......
只是这种“合理性”又被人赋予了新的意义。
“重构”——对词汇进行意义上的重构,使得新词能够被创造出来;
“合理性”——又使得新词能够拥有被理解和被传播的可能性。
-
于是,许多带着情境、情绪的词汇就被传播出来了。
比如,你懂的。
比如,不觉明厉。
比如,这条GAI之最、全村的希望.....
常用汉字重新组合并被赋予了意义,而这个意义又被一群人接受;这就是热词的秘密。
08- 写文章,是一个古老的行业
如果将“网络热词”、“网络造词”去掉“网络”的属性,那么就变成了
——写文章。
——写文章,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这一句好熟)。
无他:写文章的本质就在于创造意义。
-
现在的年青人也许知道和理解码字、敲键盘,但是却不一定知道“爬格子”这个词汇。
二十多年前(好遥远),或者更久以前,
写手们的投稿生活是由方格子、钢笔、信封、邮票、编辑部的地址等组成。
那个时候,即时交流还没有普遍应用,多数杂志接受的还是纸质投稿。
然而,那个时候每一次投稿的意义对于写作者来说都是重大的。
-
这种意义会影响到写作者写作生源的发展的;
而促成投稿能够被接受的原因则是——写作者创造的意义被杂志社的编辑接受了。
杂志社的编辑接受这个意义的原因则是——编辑们认为读者们会接受这个创造的意义。
所以,当我们在学习《写作基础》这门课程的时候,
又或者我们积极地撰写各种可能带来回报的“豆腐块文章”的时候,
我们研究的不是编辑们喜欢什么风格,而是研究这本杂志的读者们喜欢什么。
——这一点与当下的“直面终端”“贴近生活”是多么相似啊。
——这一点,又与最初原始人从咽喉中发出的某个可以告诉别人他的新发现的音节,那么那么的相似。
-
从遥远的遥远,
古代原始人布鲁布鲁卡发现了一棵果树之后,
他就想尽快召唤自己的同伴们过来摘果子,
可是最近的那个同伴距离有点远,
就算是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也没有办法用果子砸到他,
而且那个家伙此时看着的方向不是自己这一边;
于是,于是,于是,
他用尽自己的力气,从腹部到咽喉乃至全身牵动,
一个奇怪的声音响彻大地,
像极了某种大鸟的鸣叫,
他在说:来!
想结束,还是继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