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满天星想法简友广场

思考 | 平衡

2023-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坐看云起时818

“感觉你现在总是匆匆忙忙的,以前呱呱(小宝)和另一个孩子是咱这个书馆极少数的能够在馆里安静地看书看上两三个小时的孩子。那个孩子已经上一年级了,还是会经常来馆里看一两个小时的书,呱呱现在不怎么坐馆里看书了,每次来借书也都是急匆匆。”沈老师带着遗憾提出自己的疑惑。

沈老师是小区“萤火虫图书馆”的馆长,从大宝四岁开始,我们就是馆里的常客,所以我们之间已经相当熟识。而小宝,很是从在肚子里就“长”在书馆里。

以前,我特别喜欢带两个儿子“泡书馆”,沈老师的书馆已经可以说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了。也不知道以前的时间怎么那么充裕,就是有那么多的空闲陪孩子。而现在,确实很少来书馆看书了,连借书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我想,这是一种人生天平的倾斜吧。以前生活的重心全都放在家庭和两个儿子身上,除了工作,就是孩子。而现在,我把一部分的时间留给了自己,看书、练字、写文、听讲座……另外,以前周末没有课外班,闲来无事就去图书室,而现在给两个儿子报了篮球班,周末时间也被占据了。

一个人的时间就那么多,一天就那么24小时,花在其他上面的时间多了,花在另一件事上的时间自然就要缩水。

昨天听张雨老师的讲座,不得不佩服张雨老师工作上的用心和投入。她能把工作做到如此的细致入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平衡好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呢?张雨老师说,一天24小时,她有18个小时都在工作,她手机上没有任何娱乐软件,她的自律让我汗颜。虽然我敬佩她的自律,但扪心自问,我做不到,这不是我理想的人生。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寻找“平衡”之看《目光》有感》,每个人的生命平衡点不同,我们要想获得幸福,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人生的平衡点。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而又不可复制的,每个人的追求也都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能拿别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来死搬硬套到自己身上。有的人爱好文学写作,有的人热衷于科学探索;有的人喜欢航空航天,有的人热爱花花草草;有的人是天生工作狂,有的人更愿意追求生活的闲适。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看清自己内心的追求。

杜先生这几天在看一本书,名字是《相信》,作者是京东副总裁蔡磊。蔡磊是典型的工作狂,他的妻子亦是如此。他们俩每天都要工作到12点以后,早上6点准时起床。但很不幸,蔡磊在41岁时被查出患了渐冻症,这种病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二,无药可医,无医可救。蔡磊并没有因为患了绝症而自暴自弃,相反,他仍是以积极的态度与疾病对抗,并想办法筹钱,想要攻克渐冻症无药可医的难关。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仍在坚持,他说:“纵使不敌,也决不屈服。”

而他的妻子在陪蔡磊在医院里做化疗的时候,仍旧在听工作方面的讲座,就连医生都对她冷眼相看,认为这个女人怎么这样?丈夫都这样了,还有心情听讲座?可蔡磊理解他的妻子。这也许就是蔡磊夫妻俩生活的方式,这是属于他们人生的平衡!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生命的平衡,活出精彩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