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共读︱《老人与海》
年后,绽放文学社恢复了社员共读,二月共读书目: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选择了李继宏的译本。
李继宏在附录中谈了《老人与海》的另外三个分别由译林、今日世界及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张爱玲和吴劳译本。“虽然他们是久负盛名的诗人、翻译家和作家,虽然他们的汉语写作能力毫无疑问应该处于中上水平”,但文学翻译中总有不可翻译的层面,不同的译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也总有不同的解读。翻译,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原著的二次创作。虽受语言局限不能有阅读原著的酣畅,虽说外国文学翻译真的很重要,但不管是谁的译本,有得译本读,终归是好事。
仅232页的译本,除去22页的附录和171页的正文,导读有39页之长。“帮助读者更加真切地领略海明威高超的叙事艺术”,译者通过详尽的导读,充分的表达了他翻译《老人与海》的初衷。我想他做到了。
在崇尚用虚词表达情感的写作方式的文艺背景下,海明威革命性地将” 以尽可能简洁的文字阐述尽可能多的事实,只关注事实,删除细枝末节和个人的感情色彩“的新闻报道写法引入作品,创造了全新的极简主义文体。他独创的“冰山理论”,即”真相如同冰山,浮现在水面的只是八分之一,而作家的任务,就是在通过小说的文字呈现这八分之一的同时,还要让读者感受到另外八分之七的存在”,阐释了他的极简主义文风。导读虽长,但我承认在开始读正文之前,我已经被海明威吸引,并对李继宏的翻译充满期待。
正文开篇对应老人84天都没打到鱼的”衰”,是老人和男孩之间的“暖”。或许老人一直都很衰,一生贫困如洗,即便历经磨难打到他人生中最大的鱼,最后也只落得一副鱼骨而已,但他与男孩之间的”暖”也是贯穿始末的。
在无情的大自然与命运对老人的摧残背后,男孩对老人的相信、敬爱与帮助,体现了海明威的人文主义温暖情怀。
小说的高潮部分,是老人锲而不舍终于在第85天再次出海的时候打到一条起码有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鱼,并在返航途中与不幸遭遇的一干闻腥尾随抢夺大鱼的鲨鱼搏斗的场景。
或许老人最终仍是个失败者,但他带回的那具鱼骨,是他的伟大与成功的见证。很多时候人其实无需向他人证明自己,重要的也往往不是结果,而是你所经历的过程。
“好汉不是为失败而生的,好汉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能够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人与海》;而《老人与海》能够得到斯德哥尔摩那些评委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则是因为它一扫二战后欧美文坛衰糜颓唐的悲观主义风气,用雄壮阳刚的音调发出了这句乐观主义的呼声。
正如瑞典学院的安德斯·奥斯特灵在当年颁奖典礼的演讲中所说:”这个故事是一曲颂歌,它提倡哪怕结果一无所得也永不屈服的奋斗精神,赞扬失败之中的道德凯旋。”
老人的精神,无疑是《老人与海》的精髓。
“你生来就是渔夫,就好比鱼生来就是鱼。圣佩德罗是渔夫,伟大的狄马乔的父亲也是。”
我的公公也是。
我宿命般的嫁到了一个渔民之家,家里有两条小船,船号是我的阳历生日。 公婆以打渔为生,老公在沙船上工作,闲暇时也随父或独自打渔,我也曾随行过一次。
若是之前,《老人与海》于我可能也就是一本外国名著,因此渊源,我对这本书多了一分体悟。
最后一章,老人只身载着一副鱼骨返航,挣扎着爬上岸,直到无比劳累的瘫睡在床的一系列描写,淋漓尽致的展现了风烛残年的老渔夫生活的潦倒与艰辛。但是他又是幸福的,他没有辗转反侧,他吃得下饭睡得着觉,拥有与众鲨鱼搏斗的体魄,而这些,不正是很多现代人所向往的么?
夫家曾经的不易我不得而知,老两口养大五个孩子,盖起一栋七层高的房子,守着两条小船过着日子。就在去年冬天最冷的那段时间的一天,我在门口碰到跑着回来浑身淌着水的公公,他竟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公公便是老人那种能吃能睡体格好的人,寒冬腊月如此这般折腾竟没事人一般。
相比老人头顶变幻莫测的天,划过神秘莫测的海打渔,夫家之下河打渔显然是小巫见大巫。老人在八十四天没打到鱼之前且曾八十七天没打到鱼过呢,不管是出海还是下河,打渔的确是一件望天收、靠运气的事。加上现在河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可耕土地减少导致近水百姓打渔人数增多,还有非法电打渔的屡禁不止,以及禁渔期的渔民补助有减无增,渔业社的老百姓们的日子越发的难过了……
但是他们都像老人一样乐观的以打渔的方式生活,这个因旁边是高层住宅小区而衬托的像“贫民窟”的地方,有着钢筋水泥浇筑的森林里感受不到的最浓郁的生活气息,或者说,人气。
“他只看着那鱼的前半身,心里又燃起了希望。傻子才没有希望呢,他想。”
他们每天怀着希望下河打渔,怀着希望繁衍子孙。老人睡着之前,我相信他怀着希望。
男孩别哭,老人又睡着了,他正在梦见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