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之找自己-拓思PCP15M2总结

2018-10-04  本文已影响0人  教练奥莉

第二次学九型,第一次是PCP10和吴导,这次是和Vicky,两次感受不同。在第一次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的自我觉察,很高兴这次终于对于主型比“疑似”更确定了一些,有了一种归属感。

说说我找主型的历程和感受吧。

九型人格之找自己-拓思PCP15M2总结

落叶归根

Vicky老师课上讲的方法是通过对比和排除法来找。那么老师讲了那么多每型的信息,用哪些进行对比和排除呢?我选择化繁为简,以每型最根本、排他和有辨识度的特点为主,以行为层面的特点为辅。寻根求源,关注那些内心最原始的渴望。

比如,没有谁比一号更在意原则和标准,二号以爱换爱,三号什么都要赢别人,四号最在意自己的感受、深情而绝情,五号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六号最纠结和焦虑,七号是玩乐至上,八号最有王者风范,九号是“佛系”拖延症的代表人物,等等。

排除“干扰”向内看

我想老师讲的每型特点,是标准和典型的情况,每个人从成为受精卵开始就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曾经的我混合了幻想中的自己,父母教育我成为的自己,职场标准化训练出的自己,曾有多少被迫的调整?每天有多少心口不一、知行不一?

这些种种与我的“种子性格”互相作用,生出的定是非标准的果实。就好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所以为了找到自己的“出厂设置”,便需在情境中向内看,再向内看,抽丝剥茧,排除干扰,侧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到底来自何方?

行为、选择、信念、价值观都可能改变,而是橘子是苹果很难改变,“内核”很难改变,那些让人感觉“对”的东西很难改变,任你拒绝千遍或者被打压千遍也很难改变。

九型人格之找自己-拓思PCP15M2总结

准备好承认“不好”的自己

鲜有人真心乐于看到自己的缺点吧。而唯有真正坦然接纳自己觉得丑,难堪,甚至羞愧的一面,才算找到完整的自己。即使被批判,被误解,也请拥抱完整的自己。在成长的路上,只有知道我是谁,才知道往哪儿去。

还有一个挺重要的收获,在课堂小组教练中被启发到:找到主型不是最终目的,重点是通过九型或者其他自我发现的工具去顿悟,去突破,去成长,去修己,去达人。

九型人格之找自己-拓思PCP15M2总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