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故事想法

只有暂时的危机,没有永远困住的灵魂

2017-06-30  本文已影响39人  c158dcefd74a

01

7月,我所生活的城市的雨下得没完没了,每天的最高气温不到30度,感觉自己好像过了一个假夏天。

气象部门将预警从橙色提升到了红色,朋友圈时不时冒出看江看海真真假假的新闻。每天搭乘的地铁,穿过江底时会跳站会减速,周边与山水有关的景区也已经关闭。就连平时繁忙的外卖快递,都停送了。

城市被雨困住了。

糟糕的天气,我每天都要出门。

一天早上,我在茶水间碰到一位总监,和他打招呼见他喉咙沙哑。我说,这天感冒不好受吧。他苦笑着回答,是啊,咳咳,上级领导来视察,感冒了还得喝酒应酬,生活不易。

工位对面的妹妹,妆容精致却满脸愁容。原本以为自己万般幸运,在城市限购升级前夜抢到一套房,结果不到一周时间,就已经被业主群拉去维权两次了。一次是因为认筹款被坑,而这次,是因为超长雨季把在建小区淹得乱七八糟。

我们被生活困住了。

亲戚家的小孩,国际贸易专业的她去沿海地区前景广阔,外省的男孩表示倾心她假装不懂,大学毕业回老家小县城考了三年专业不限的公务员,最后去了一个清水衙门做科员。即使,自己不开心也不甘心,但是她是独生女,父母希望她留在身边,留在体制内。

我们困在别人的期待中。

因为天气、人事还有无形的精神压力,生活给予我们的空间实在逼仄。有限的空间里,任你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在生活的湖心激起一丝丝涟漪。

02

最近,中年危机的话题此起彼伏,黑豹保温杯让其到达了一个新高度。

作为一代80后,自然是不苟同“九二中年”(《新华每日电讯》援引联合国定义,认为“1992年生人已步入中年”)这一概念的,虽大多已为人父母,却时常幻想自己是长不大的彼得潘,依然保持着一颗热血之心。精神上是如此,可事实上呢?危机感一波又一波真实地漫过来。

一友人说,才30岁就谈中年危机太沉重了,40岁了该怎么办?

另一友人戏谑,40岁时,先用保温杯泡杯枸杞压压惊,然后再来讨论老年危机。

人到中年,身上的担子是重了,肩负的责任也大了。事业、健康、家庭,父母、孩子、还有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方方面面的问题进入一个全面交织与角力的状态。

90后都已经成为博导了,19岁就已经是博士了,80后的很多前辈似乎到了自己发展的瓶颈期,只能望着事业的天花板兴叹;每年单位的健康检查报告单中,不合格的项目越来越多;任你马拉松、瑜伽、普拉提,身材也很难恢复到理想中的样子。忧虑完父母的三高,又要操心孩子的择校,还时不时与另一半来一场“七年之痒”式的冷战……

人到中年,不确定的未来、不断限购却攀升的房价,高速的工作节奏、日渐下降的身体机能,如履薄冰的职业前景、欲说还休的精神包袱……中年危机无疑是当下人们的心灵痛点,稍加撩拨,便像一场精神海啸席卷全社会。

我们从生活中获取的快乐越来越少,年纪轻轻就已经“老去”!赤裸裸的现实将人逼到绝境,对过去美好的追忆和回到过去的狂想便运应而生。

03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叫《重返十七岁》。

男主抱怨当初做了错误的决定,导致25年后自己的中年危机。当他穿越回17岁时,拥有再次选择的机会,可最终还是做了和当初一样的选择。

电影虽然可以魔幻,但人生不能重来,只能坚定信念,才能实现自我拯救。

哲学作品《苏菲的世界》通过塑造一个智慧的世界和梦的世界,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认同,推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村上春树开始写小说时已经步入中年危机了,柳传志也是中年才选择创业。他们拥有中年人的压力,同样活成了大家的楷模。

凯鲁亚克也曾说: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人生有不同的阶段,青春固然美好,中年也没想象中的那么丧,你依然还有很多选择,未来还有各种可能性。

我们都要轻装上阵,肆意前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何况,现在的你根本就没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