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500字

妈妈,你什么时候去死?

2020-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rosesnail

“妈妈,你什么时候死?”

“妈妈,你吃不上鳗鱼会死么?”

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

因为5岁的儿子还不懂死亡的意思。

每天晚上要给儿子读一会儿绘本。最近几天,他一上床,就要我读新美南吉的绘本《小狐狸阿权》。其中兵十妈妈的葬礼,他会让我读好几遍。然后就会问到关于“死”的问题。

一个5岁的孩子,何以能完全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

正是因为不懂,他让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戏谑起来。

认识一个宝爸,他这样告诉女儿,死亡就是睡在冰冷的地下,不再起来。

这个解释听起来有道理,可感情色彩暗淡,意义不足以满足一个儿子的认知程度。

我读过一篇文章,作者对死亡的解释很适合儿童心理,我把自己对其的理解概述如下。

第一,死亡是生命的完结。

告诉孩子,死亡就是生命的消失,死去的人再也看不到了。

秋天来了,叶子慢慢变黄,落叶归根,变成一摊烂泥。这就如同一个人的死亡过程。

人活着的时间不会很长,趁着分分秒秒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等到生命不再,我们喜欢的事情也就终止了,再也不能亲自去做了。

第二,允许和引导孩子去哀悼,宣泄他们悲伤的情绪。

前几天,家里飞进一只小麻雀,儿子坚持要养它,可小麻雀不适应高楼内的生活,一周不到就死了。

儿子很伤心,哭着不让丢掉死麻雀。

哭就哭吧,我没有劝慰,儿子每天的小兴奋没了,突然的不适,总得要发泄一下吧,告诉孩子,不管男孩女孩,伤心是都可以掉眼泪的。

儿子很快恢复了原来淘气的样子,他还会和我谈起小麻雀刚飞进家里的惊恐和慌张,从小心翼翼到于他熟络。

在户外,他看着那些翻飞的麻雀,还要大声对它们说,千万别飞进别人家噢,会死的。

第三,死亡是生命的结束,而不是的爱的结束。

我们再也见不到那个死去的人了,但我们之间的情义不会随之消亡。

绘本里,兵十的妈妈死了,兵十肯定很难过。

可妈妈生前对他的种种爱,安慰,鼓励,都会留在兵十的记忆里,回想那些和妈妈在一起的温暖时光,兵十会觉得妈妈并没有抛弃他,这样的感觉会终其一生。

他会好好地活下去。

告诉孩子,将来有一天他们当了爸爸或妈妈也要好好爱自己的孩子,等自己离去时,孩子们才不会孤单无助。

死亡和活着一样,都是生命的常态。

所有的人都忘记了你,才是正意义上的死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