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 人工智能算法下的精确霸权
滴滴一直声称自己是共享经济的倡导者,最近处于风头浪尖。
滴滴在早期有30多家竞争对手,两年之间,它通过烧钱发红包疯狂抢占市场,收购快的,合并Uber,最终市值350亿美金,占有高达95%的市场份额,以出租车为主的打车体系被彻底砸破,滴滴成了新一轮的市场规则制定者。
人们猛然发现,曾经的红包折扣都没有了,高峰期快车价格已经远超过了出租。这就像微软Windows放任盗版最终垄断中国市场一样,滴滴似乎也重复了同样的故事。
精确的算法霸权
我们先看下被质疑最多的调度算法。让人无奈的基本是以下三种情况:
- 高峰期很难叫到出租车。加价的快车却一叫就有。算法明显对自家快车有偏好
- 高峰期快车加价远超出租车
- 出租车拒载,挑肥拣瘦,不加价打不到车
然而,你很难找到确定的规律和证据,这些似乎不是每次都发生。算法总能在你的愤怒和加价欲望中找到精确的平衡。按照滴滴的利益,优先级肯定是:
滴滴利益 > 快车司机利益 > 出租司机利益 > 用户方便省钱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精确地在任何一个区域,按照当时打车人数和供给,自动调节加价选项,最大化滴滴自身的收益。一旦大量用户有不满情绪,算法就能精确捕捉到这种现象,予以适当降价。由于占据垄断地位,让用户方便省钱就不是要优先考虑的了。
算法甚至能定制每个人的最高接受价格,你在操作软件时的行为,比如反复地加价又取消,早就传到了后台的服务器中,算法很快就能结合你的历史打车风格和目前状态,给出一个让你不满却又无可奈何的最高出价。如果你长期接受加价,下一次多数还会让你加价。用户被卡住了脖子,想呐喊却喊不出来,你拿不到证据:一切似乎都是随机发生的。这就是可怕的利益最大化算法。
不仅如此,国家明令禁止出租车拒载加价,而滴滴的抢单模式,三公里打表接和默认的加价,让大量出租司机宁愿等在路口抽烟,挑肥拣瘦,只接大单。滴滴的算法”惯坏”了出租车司机,难道滴滴的诱导不是其中关键的原因吗?
image_1b76sml6g1673116512uk1jrr79q9.png-213.6kB20%的高额抽成
合并Uber之前,滴滴每单抽取20%的抽成。这意味着每50元,就有10块钱进了滴滴的腰包。
相比之下,北京出租份子钱每月约6000元,占月收入最多也是10%~15%,但份子钱可包含出租车驾驶员的岗位补贴、五险一金、燃油补贴等约2800元,而且车还是出租公司提供的!
20%的抽成是什么概念呢?房产中介一单的抽成在0.5%到2%之间,最少提供了房屋带看和完善的交易服务。而滴滴提供了什么?车钱油钱甚至打车用的手机都是司机自己提供的。难道滴滴骄傲地说,我们提供的强大的打车算法和软件就值20%?
对软件了解的人都知道,市场规模扩大后,研发和维护费用在每个订单上的成本其实非常低。对滴滴司机来说,扣除油钱和维护费用,再扣掉20%的比例,其实所剩无几。
在合并Uber之后,滴滴宣称司机乘客分开计价,只收少量服务费和管理费。但实际上,例如乘客1.4元每公里,司机端只有1.2元。再加上手续费,比例还是接近20%,只是换种说法包装了一下而已。
企业赚钱乃天经地义。不过据滴滴公布的数据,2015年滴滴总订单数达14.5亿。2016年3月每天的订单数就超过了一千万,滴滴2016年订单数保守估计也在30亿笔上下。即使平均每单20元,滴滴的营收就达到了夸张的600亿元,毛利率达到120亿。相比之下,北京市2013年一年收的出租车份子钱才4亿!
让我们有尊严地出行
滴滴几乎没有竞争者,而出租车入口和加价权也被它牢牢地控制住了。滴滴亲手打造的所谓“生态”,让大多数人几乎没有选择。
现在在京沪广深的年轻人,几乎已无可能拥有自己的爱车了。车牌资源早就被先来者牢牢把控,一帮人居然能以向他人出借车牌赚得盆满钵满。加班狗们每天工作到很晚,没有自己的车,而打车却不得不承担加倍的出行成本。
滴滴的共享经济是个伪命题,严格说只有顺风车才是共享经济。否则路边躲着城管卖煎饼的大妈,是不是也能披上”共享经济“的崇高的光环?
垄断是可怕的,有移动最少还有联通,有Intel最少还有AMD,当面对滴滴这样的独角兽,当你面对各种加价,当你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怎么都打不到车的时候,一定会感受到某种异样的味道。
诚然,当然这里有大环境的功劳,然而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出奇地简单:拒绝垄断,引入强力的竞争者。这样算法就不能也不会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了。
我们期待这一代年轻人,就算不能拥有自己的爱车,起码能少被地铁挤成肉饼,起码能少被垄断的打车费用压得抬不起头,能有尊严地出行。
几家巨头公司,你为什么不去做个打车平台呢?以你们的实力技术和公信力,还能让滴滴这样的怪兽一家独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