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讲佛
这是一篇学习熊逸书院的感想。
这个得到专栏在得到上算不上是特别火的一个,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有7万多用户。我本人很喜欢熊逸老师,所以订阅了。对熊逸老师的喜欢大多来自于对他的佩服,与绝大部分的专栏作者不同,熊逸老师的本职工作与专栏内容毫无联系,这完全是他在自己闲暇时间读书的结果。而闲暇读书却读的见地深邃,能贯穿古今成一体系,实在让人佩服。
今天要写的是关于佛家经典的研究的前半部分,熊逸老师章节一开始就点出,如果自己是佛教徒或者有亲近的人是佛教徒的话,建议跳过这个章节的学习。我家里人的确有人吃斋念佛40余年,不过我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看了起来,这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不过过程确多有不适,赤裸的真相的确没有那么容易接受。
内容并不想赘述,我感受最深的是其方法,也可能是熊逸老师能够形成体系的原因。这一点也是笑来老师曾经提过的,无功利的漫游式的读书。这样读的多了,自然可以融汇贯通。比如熊逸老师说,如果你想通过只读几本佛学经典来了解佛学,是不可能的,无论你多么努力,只能是能做到精诚所至,永远达不到金石为开。一定要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分支的不同经典来相互理解。
在这之上,就是对于本质的把握。比如,在讲到《金刚经》的时候,开篇老师直接就指出,《金刚经》你只需要记住两个字:破相。然后他在解释这破相到底是怎么回事。看完整篇文章就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过十年书的感觉。内容清清楚楚,简单明了,你想不理解都难。把书读厚容易,再从新读薄反而是更难的一点。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长篇相对于短篇更好写,怎么用简短的语言把想说的说清楚才更难。这需要长时间高质量的思考和输出,可以是说或者是写。记得马云还曾经提到过,他觉得他现在和十年前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能把他想做的事说明白了,简单明了的说给任何人听,无论他们是什么背景,教育程度,他都有办法让人听懂。
那么如何才能在漫游式的读书中迅速抓住本质呢。我很同意一句话,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教。也就是输出倒逼输入。比如想象每次看书之后你都要把这本书在10分钟之内讲给你的孩子听并且让他听懂,我觉得在读书的过程中本身的思考和效率就有所不同,而且有过教别人东西的朋友会有感受,每次教的过程中,是最好的一次梳理,往往能在教的过程中对自己又有新的启发。
今天先写这么多,下一篇文章我会分享下半部分学习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