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日阅读记录
之一
Day 40
为什么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所追求的正是语言习得所需要的理想状。
一、什么是理想状态?
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有关注语言形式的机会,课堂活动使语言的真实使用,以及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二、实现方式
小组活动或结对练习。
三、要达到的效果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在课后分头去查找不同的资料,并且与同伴分享这些资料。在有意识的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交际策略与学习策略能力得到提高,而各种学习任务又丰富了他们的学习资料。
四、具体操作
有明确具体的课程和任务目标。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使用语言,学生不再是被动的,随着老师的指挥棒做各种活动。
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描述自己熟悉的事情,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构建自己的知识领域。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有机会体验成功,认识自己的不足,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学习与行为,逐渐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学会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在互动中学会交际。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他们以前所学的语言知识,创造性的使用语言。
当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表达式语言知识才能内化为运用能力,这些体验与认识会使他们继续努力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
在语言的使用方面采用各种各样的任务,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在交流中学会交际。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注意语法的形式。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语言知识不足时,教师也要进行语法教学。
五、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最大益处
是改变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一个尊重接纳其个人兴趣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的学习环境,在学生感兴趣的环境中学习会促进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灵活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洞察力。
六、任务型语言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
课内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校内语言环境——创造语言的运用机会。
校内学习环境——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
校外学习条件——大量增加接触与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
七、结语
通过本章的阅读,我了解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实现形式,达到的效果和具体操作建议,但是,我感觉仍然需要结合大量的具体课例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相关理论,今后的打卡争取结合事例进行分析。
之二
用刻意练习创建心理表征
一、什么是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二、如何用刻意练习创建心理表征
通过多年的练习,针对本行业或领域中自己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同局面,创建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表征。
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改变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表现卓越。
三、心理表征的意义
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规律。
心理表征有助于解释信息。
心理表征有助于组织信息。
心理表征有助于制订计划。
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学习。
四、结语
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明白了心理表征的定义和意义,首先构建了一个结构,然后明天会认真思考其中每段分析的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