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之谜》新时代的方法论总结

2019-02-14  本文已影响22人  马骋

吴军《硅谷之谜》-“信息时代的科学基础”一章的读书笔记和思考。

1. 三论

相比与机械思维,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解释信息时代的复杂现象更有效。

1.1 控制论

控制论由纳维提出,其经典案例为:

机械论尝试对事物的发展做出尽可能确定的预测,而控制论能够根据变化不断调整。

在软件开发方面,不要求一次把工作做好,而是通过试错不断地完善、改进:上线、反馈、修改、完善,如此实现产品的迭代。

1.2 信息论

信息论完全建立在不确定性的基础上,系统中的不确定性采用的“熵”来描述。想要消除不确定性,就要引入信息。

在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能成功。

1.2.1 香农第一定律

1.2.2 香农第二定律

信息的传播速率不可能超过信道的容量。
即信道容量增加了,传输率才会上升。

人脉就是人与人交往的带宽。

1.3 系统论

工业时代认为,只要每个部件最优,整体才能最优。系统论认为,局部最优未必实现整体的最优。

iPhone的成功不是因为所有零件都是最好的,而是在整体上实现了产品体验最佳。

系统的封闭性和开放性:

封闭的系统,不论起点多高,关起门来发展,最终人员会变得同质化,死气沉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近亲繁殖,道路会越来越窄。

2. 思维的流变

2.1 从反应到预测

一个项目的成败是难以预测的,我们可以做的是按照项目的进展不断做出适当的反应。根据市场的反应调整资源的再分配,确保最好的项目获得最多的资源。

2.2 信息时代与大工业时代的管理方式

对于技术型员工,不必要采用面面俱到的机械管理方式,每个知识工作者本身是自觉的自我管理者。

管理方式应该从人事管理转向任务导向的契约式管理。
给工程师一定的自由度,作为基层决策的参与者。

2.3 风险投资的原则

项目的运作、人才的培养,也可以看做一种投资。

2.3.1 最大熵原则

选人也是如此,缺乏足够信息的时候少一些主观的臆断(院校歧视)。在获取足够的信息之后,根据以往的判断,明显无法胜任岗位的人,可以排除。

2.3.2 最多的资源投资给最可能成功的项目

“最可能成功”不是预测的结果,而是运行的状况。在项目运行一定阶段之后,重新评估:

这一策略与柳传志的“赛马中相马”有相通之处。

3. 三论对招聘工作的启发

3.1 信息论

对于高度不确定的事物,引入足够的信息就能消除不确定性,更好地达成目标。招聘过程也是一样,我们对学生的了解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全面,主动性更大。

在招聘工作中,为了获得足够的信息,需要采用各种措施:

为了核实应聘申请表中的一些信息,必要的时候需要上网搜索,学习一些以前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3.2 控制论

机械论思维下,做事情只要做好了计划,按部就班即可达成目标。而在动态的过程中,实现目标需要根据现实的情况不断优化,新的境况下采取更合适的措施,通过不断控制达成效果:

方法是要不断更新迭代的。

确定的人选一定要落实下来,避免让学生的状态不确定,这样的意义在于获得真实的反馈。

3.3 系统论

复杂的系统中,多个环节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要综合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例如,

此外,我们内部的信息同步,招聘和实习安排的协调也是重要,如果落实工作不到位,已经招聘的人选可能流失;实习生管理如果不到位,实习期间被安排打杂,学生也可能不愿留下。总之,真正要提高招聘质量,所里很多人都要为此付出,不只是我们招聘小组的事情。

人才的多元化可能有利于团队的长足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