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半的意义是相互照见更深的自己
2024-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七善先生
怀旧风装修的餐厅里,播放着怀旧的音乐。无疑,勾引着青春不再的人们回忆过去。一首红《红豆》引人思考。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 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回忆,意味着已经失去,不再拥有。
年轻时,艳羡和赞美人间惊鸿式的遇见,它代表突如其来的希望,巨大的惊喜,惊心动魄的心理冲击,那样的美,充满张力。然而经历了太多的“无非相识一场”,也是年龄渐长,理想化的东西已经没有太多吸引力。而《红豆》式的关系显得令人心安和踏实。这样的关系,平缓而开阔,松弛而透明。
与人间惊鸿一样,这样的遇见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因为它意味着你成长完全了自己,我也是。彼此没有要求没有期待,不再从对方身上索取自己缺失的部分,只是交换“溢出来的部分”。一个人成长完全已经不容易,再去在茫茫人海里遇到另一个更难。
觉醒的人,怎么还会期待另一个人呢,这本身就是那么痛的。所谓另一半,意味着本就缺失,作为另一半本质上就是相互成就,相互索取投射。不然怎么会叫另一半呢。能遇到那个心甘情愿彼此索取的人,也就是幸运了。
与之类似的矛盾无处不在。有人说,刀子嘴的人怎么会有豆腐心呢?苦秧子也结不出甜瓜。说到这里,突然很心疼一种人,就是那种被形容为铁汉柔情的人。这个反差若用来形容一个人人格的丰富立体,着实很奏效,只是不晓得这种不一致性,该是如何形成呢?一个柔情似水的人,要经历多少失望与磨难,才会变的硬起来?或者说一个原本就硬的人,内在是多么缺失,才会一遍一遍柔起来弥补自己呢?
有人说世界不过是个草戏班子,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席长满了虱子的华袍?只不过,大家都是人前穿袍子,无人处暗自瘙痒。
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一个人也可以好好的看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