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与创新杂谈

【原创】创新杂谈Day1.人才和创新

2017-02-22  本文已影响67人  大圣2017

注:翻出2014.7.12-7.25写老文,重新整理为markdown形式。

前不久和同学聊天,说到了上个月“第50届全美总统学者奖颁发”的消息,作为美国高中生最高荣誉“总统学者奖”(US Presidential Scholar Award),在141个获奖者中有34个华裔。

来自麻州的获奖华裔学生Tiffany Guan ~美国《世界日报》/冯兆音 摄

然后,聊到美国“高中状元” 与中国“高考状元”的差异:

总统学者奖获得者,基本都会成为行业领军人物,不象国内状元。

最后引出了“人才问题”:

什么人算人才?什么人算一流人才?

有同学说:

没有所谓的一流二流。人的成功素质有三种,一种特牛逼,牛逼的可以鄙视所有人,一种是特受欢迎,到哪里都会有人帮助你,还有一种是特想的开。

也有同学说:

这个社会其实最终需要的不是人才,而是人才下的蛋。一流人才未必能下一流的蛋,二流人才未必不能下一流的蛋。其实我真有个课题就是研究这个的。状元们都出国了,那么,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手里有的二流学生高效率培养成国内企业能用的工程师设计师。

我的观点:

这种说法有一点道理,但对人才的定义需要修改。能下一流蛋的就是一流人才。或许“下蛋”这种说法还不够准确,要下特殊的、新颖的、高价值的蛋,才能算是人才。所以,人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具备创新性。某种意义上,人才等同于创新性人才。能做出一流的创新或创造的,就是一流的人才。没有创新,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而对人类进步无价值的人,也就算不上人才。

学过编程的人都知道,面向对象设计(OOD)有两大技术——继承和扩展。如果一个子类只继承而不扩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再借用大家熟悉的金庸武侠人物来举例:

郭靖

为何全真教一代不如一代?

  1. 教育体制问题,一个师傅带多个徒弟,用心不够,知识单一;
  2. 是人的问题,创新性不够。三代弟子就不说了,二代全真七子中,马钰勉强不错,懂得因材施教,在训练方法上有微创新,如呼吸训练法。唯有一代的周伯通能算是人才,不但自己创造出好几项武功(左右互搏术和七十二路空明拳),教育方法也有创新(寓教于乐),可惜都没在全真教里传下来。原因呢?用老顽童的话说,全教上下都被王重阳教坏了脑袋,一个个无趣得紧。
周伯通

推论1:一个无趣的组织,很难诞生出人才。

所以技术开发部在 2012Q4寻找部门愿景时,很意外的有了“快乐”一词。

为什么杨过、周伯通、黄药师、张三丰等成为了人才?

推论2:至情至性者,容易出人才。

(待续)

PS1: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PS2:如果大家有兴趣,还可继续聊聊风清扬是不是人才。

相关内容

【原创】创新杂谈合集
【专题】专利与创新

扩展阅读:

对Intel,做这一切都非常自然,用Intel文化的灵魂人物格鲁夫最简洁的语言最能揭示这样一个独特企业的独特想法: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偏执地发明,偏执地经营,偏执地成功-这就是偏执狂。

  1. 2014-06-24 全美总统学者奖颁发 华裔学生占1/4刷新纪录

创新人才
创新不容易,第一,创新意味着改变,所谓推陈出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无不是诉说着一个“变”字;第二,创新意味着付出,因为惯性作用,没有外力是不可能有改变的,这个外力就是创新者的付出;第三,创新意味着风险,从来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而创新的付出却可能收获一份失败的回报。创新确实不容易,所以总是在创新前面加上“积极”、“勇于”、“大胆”之类的形容词。
因为创新不容易,所以创新成为人才的一大特征,也就有了创新人才的问题。那么,创新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及技能外,要具备什么个性心理特征呢?首先,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其次,要有激情,为实现目标不懈奋斗;再次,要担责任,控制失败风险和勇于承担失败后果。
在培养人才创新本领的时候,不能忽略创新心理的培养。自信心不足,点子不能成为行动,行动不能得到坚持;缺乏激情,创新没有动力,思维会僵化,行动会迟缓;没有责任心,创新风险容易失控,即便成功可能也难取得持续进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