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 第一波温风热浪
小暑习俗
小暑的到来,意味夏季高温天气即将开始。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气候,同时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
“食新”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小暑气候
暑,就是炎热的意思。
跟任何能量的波动一样,热浪也是一浪赛一浪的,第一波热浪袭来让古人命名为“小暑”。
小暑前的风还带着一丝凉意,小暑后的风就开始夹杂着热了。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心脏排血量明显下降,各个脏腑器官的供氧能力明显减弱。
心脏有问题的人活动后容易出现气短、心慌等症状,因此,这类人群应注意运动不要猛烈,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还可以每天闭眼静坐沉思2次,每次20分钟,这对心血管的养护也会有很大帮助。
小暑饮食
小暑,阳气容易耗散太快。
如果阳气不足,就容易气虚,发生耳鸣、眩晕、站立不稳等症状。
所以阳气不能随便耗,关键时刻才耗不到肾根,可以多煮吃“乌梅三豆饮”。
【材料】乌梅2-3颗、绿豆30g、黑豆30g、红豆30g
【做法】将所有食材放进锅里,加适量水煮1小时即可,加冰糖调味。
这个“乌梅三豆饮”,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专治温病的两个古方“乌梅白糖汤”和“扁鹊三豆饮”的食疗合方。
【功效】清热解暑,健脾利湿。
煮好盛出来当茶喝,喝起来有点像酸梅汤,微甜而清爽,既解暑又清心。
养生事项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说的就是人们在夏季没胃口的状态。
炎炎夏日,由于阳气外浮,人体中阳不足,脾胃运化功能下降。
加上大量饮水,稀释了胃酸,使得消化功能减弱,这些因素都会让人食欲下降。
小暑大暑,是一年的中轴。中轴脾胃转动,四维肝心肺肾才能有序。
《黄帝内经》说这个月是“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
调养的关键,在于脾胃。
可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扶植身体的正气。
大家在小暑都有哪些习俗和养生方式?
·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