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智能气功科学与养生道学•国学•养生

心之用综述(7)

2020-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石竹

摘自《中华心学沿革简述》庞鹤鸣著

3、 动用

(3)动、知相合之动

在上文“知用”之“见闻之知”中有“察识”之知这一称谓。所谓察识之知,是有意之巡察,以期得知。此过程是意动而引“知”之能而动,是“能知”之用与“能动”之用结合而用于知的实现。此知得以实现的源动在于动令引动的“知”,趋于认知对象,故称其为“动、知相合之用”。此中动令之形成,则又涉及“思用”,而思用又是心之用的一项重要内容,故立专题介绍。

4、思用

心有能思之用,平常说的思虑、思考、思索都属于思用范畴。知用与动用是建立思用的基础,同时思用在一定程度上,又统领着知用和动用。心的主宰作用,多是思用发挥作用。……《皇帝内经·灵枢·本神篇》中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存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段话的意思是讲,心之神明主宰事物,是经过一系列思维活动做出决定(即出令),以践行之来实现的。这既要有任物之心对事物的认识,又要经过意、志、思虑的思维加工,得到依之实践(处物)的智慧。此过程中的思,是依据、围绕意、志的定向进行的深思熟虑,得到正确的处理方案。对此佛家不叫思,而称念头的“念”,并认为要经过审虑念、决定念,到发动念而见诸实践。对此,早在《孟子》已有记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思用”不仅主导着人们的生活,而且是心学修持中的重要内容。

《尚书》中亦有“思则睿,睿则圣”的陈述。对此周敦颐解曰:“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彼,诚动于此,无思而无不思为圣人,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故思者圣功之本”。

《荀子》中说:“仁者之思也恭,圣者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思乃精,志之荣,好而一之神乃成”。这是说,能够恭恭敬敬、愉愉快快地思,臻精一之域,即可成就“聪慧灵通”“阴阳不测之神”。

然而,此修持之思,尚有其特定内容与要求,郭店出土文物《五行》中说:“思不精不察,思不长不得,思不轻不形,不形不安,不安不乐,不乐无德”。(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