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342天--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最近在读《自信的觉醒》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是否热爱学习取决于他将学习与什么样的责任和欲望连接在了一起,而不是单纯的喜欢,这个世界上单纯只是因为喜欢学习而学习的人是极其少有的。
如果一个家长告诉孩子,你好好学习,我就给你买玩具。那么孩子就会将学习和玩具联系在一起,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大不了就是玩具不要了。
当我们把学习和改变自己联系在一起,和家庭父母联系在一起,和家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甚至和改变世界联系在一起,这些动力明显是比一个玩具的动力更足。
问题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更远大的目标和孩子的学习联系在一起?
书中提出一个观点,恐惧和欲望的平衡!
如果一个人只有恐惧,出于对安全的需求,他会希望自己一直待在舒适区,什么也不想做,不敢做。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过强,会导致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的为了欲望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增加痛苦。
恐惧越大,欲望也就越小,而恐惧越小,欲望也会随之越大。
自卑的人一直被恐惧所支配,不断与恐惧赛跑,自信的人在追赶欲望,也会通过努力与目标越来越近。
平衡恐惧与欲望的过程也是在平衡自卑与自信的过程,而你只需要让自己处于舒适区的右边,生活就会发生改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85510/ced56ffdb0ed1b5e.png)
再说驱动力!驱动力分为外部驱动和内部驱动!
内驱力包含:知内驱力、自我提升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而在这三种内驱力中影响最大的是认知内驱力。
认知驱动力,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人的认知,了解世界和了解知识的需要,学校学习,自己读书学习,移动互联网学习,人与人之间的学习等等,丰富的体验都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认知,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提升认知,和谁交朋友,读什么样的书等等,都决定着我们的认知。
第二种是自我提升内驱力。通过学习或者成长来满足自己的地位、声望、财富、事业等要求。一个人想升职加薪,功成名就,出人头地等!
第三种是附属驱动力,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升内驱力有本质性的不同,自我提升内驱力是满足社会地位的需要,而附属内驱力是为了满足他人认同的需要。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尊重等等,自卑的人一般都停留在附属驱动力,之所以努力学习成长,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
以上三种驱动力,认知驱动力的稳定性最强,作为一个人对于未知和新知的好奇是天性,其次是自我提升驱动力,但是会因为遇到挫折困难而暂时停滞,最不稳定的是附属驱动力,自我提升驱动力是满足自己,而附属驱动力是满足他人,可想而知,为了满足他人的驱动力一定是不稳定的,而且也会经历痛苦,没有掌控感。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认识了这三种驱动力,可以思考一下,如何能够激发自己和孩子的认知驱动力!
也可以提问孩子,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源自于哪里!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发现!
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