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赋能不拆不成器

辞与不辞?

2021-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晶橙索智

当生活中陷入两选择时,你试过通过抛硬币的方式做决策吗?

这看起来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的玩乐,亦或是课本里的概率题设背景,而经济学家史蒂芬·科维特曾在“魔鬼经济学实验”的主页上请正在考虑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读者通过抛硬币做决定。

他在页面上设置了虚拟硬币,如果抛出结果是头像那面,就去改变生活;反之就维持现状。本次实验吸引了20000名志愿者参与,他们纠结困苦的话题包罗万象,其中最热门的话题是要不要换一份工作。

实验结果显示,六个月后,那些抛到头像面并换了工作的人总体上比那些没跳槽的人更加快乐。“愿意放弃”也被列维特认为是自己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因为愿意放弃一个项目或一整个研究领域,才得以找到更为适合的匹配。

你或许会疑惑,都说坚持就是胜利,如果在职场上遇到挫折了就想要退缩逃避,这可还行?

《成长的边界》一书颇具颠覆性的给出问题的答案:转变者就是成功者。

《成长的边界》

《成长的边界》由纽约时报NO.1畅销书作家,大卫·爱泼斯坦所著。本书横跨体育、教育、音乐、天文、一书、科学、商业、医学、职场等领域,用世界一流成功人士的案例总结出不同于主流的成长路径,深入剖析过度专业化的弊病,并对AI崛起时代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给予肯定。作者倡导,在未来趋势万变的社会,我们需要把自己锻造成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用跨界不断拓展能力范围。

所以,职业生涯上,为坚持而坚持就会成为阻碍,没有勇气放弃才意味着失败,转变意味着新机,意味着未来的无尽可能。越是通才,转变成功给的概率越大。书中提到:

那些可以成功转型的人在职业生涯早期就接受过更广泛的培训,保持多条“职业渠道”畅通,即使他们在追求一个主要的专业时,依然如此。

1.从有风险职业入手,不失为理想的选择

书中指出,比起年长的劳动力,初入职场的青年缺乏经验,所以可供选择的第一条路就应该是高风险、高回报的,并且具有较高的信息价值。在连续不断的反馈与毫不留情淘汰的过程中,“试水者”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与这份工作是否匹配,如果她们觉得匹配程度太低,会去尝试其他领域,继续获取关于现下选择和自身的更多信息。

2.从短期规划着手,寻找自己适合的发展道路

有句话说,每一批黑马都有自己所经历的历程,但是所使用的的策略是一样的,那就是“短期规划”。任正非在创办华为之前,他做过企业管理,在交易中被骗、被公司开除。他经历了这些磨难,最后成功创立了华为。我们对工作和生活的看法,不是一成不变,是随着我们人生阅历一直在变化的。

当我们面对“我到底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时,与其一直思考,等待一个权威的答案,不如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问自己,“我现在可以把什么事情做好?怎么做?”定下一个又一个的短期目标,一边执行,一边把自己学到的经验运用其中,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走弯路,又可以挖掘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

3.从跨界思维着眼,扩展你的广度学习

在这个纷繁复杂、相互连接又快速变化的世界,一种好工具当然是不够的。“没有一种工具是万能的”。成功的适应者可以从一种渠道汲取知识,再极富创造性把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同时善于避开“认知堡垒”。能够广泛应用知识的能力来自广泛的思考与训练,这并不是一个快速见效的过程,却在长期的积累中迸发出鲜活的生命。

身处变化叵测的世界里,面对人工智能对职业冲击的挑战,以及未知的风云变幻,循规蹈矩的按部就班已经不再能给你带来安稳的生活,而你却可以在实验人生中不断试错、成长,将自己锻造成“瑞士军刀”一样的通才。

成长再无边界,未来无尽可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