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的前传
2011年我17岁高三,成绩不好的我被恨铁不成钢父母拉到省会A城强迫补习。听说他们同事的孩子在这儿补完课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所以我的父母认为我也可以。那是我第一次去A城,之后我留在了A城。
9月的傍晚,太阳刚下山、天很蓝、有点清凉的微风。补课中心所在的大厦在师范大学旁,负责人让我们等着她下来接。在那里第一次看到师范大学高高的大门,伟岸气派,让人心生向往。男同学摆着吉他盒在地上,自己拖着音响和话筒唱歌,围着大群学生听着,一会来了一个跳舞的女同学,放下包在小哥旁边跳起舞来,活力、融洽。那一刻,觉得原来这是大都市的A城,同学们都向往着的A城。看的出神了,仿佛看到那些活力四射的大学生们就是我的未来。
“婷,你以后可别这样。”我爸指着唱歌跳舞的同学们说。
“为什么啊?”打破了我的向往,我回头道:“多有活力啊!省城的大学生们。”
“太有活力了,有点吓人。”我爸笑着说道。
我心里还在想着你们不懂年轻人,这时手机响了,我妈告知了我们站的地方,远远的看到吴小妈走来,她成了我初来乍到的指明灯。小小的瘦瘦的女生,个头不高,带着大红色、半透明的PC材质眼镜,从厚度来看度数有点高,尖下巴、黄头发穿着碎花连衣长裙加一件短袖坎肩,带着工牌。
“是筱婷的父母吗?”我们笑着点头。“不好意思,电梯等了很久,让你们久等了。你们跟我来,就在楼上。”她风风火火的说道,语速很快。我们跟着她走去,绕着大厦右边走,转弯到了地上停车场,对面有个自动玻璃门进去坐了电梯。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A城的大厦电梯还分单双楼层乘坐,当时觉得肃然起敬。
果然进电梯超多人,基本都带着工牌。男男女女一起涌进电梯,我看到父母脸上也露出些许不适应。补课中心在9楼,一路开开停停,出电梯后左边走看见长长的走道,一条有四、五间玻璃门的工作室,里面全是气派的前台,各种我不知道的公司名字。有做软件的、做成人考试的还有学生补课的。补课中心在最后一间,再往后是一片空地和卫生间。在那里我看到了之后我待了一年的地方,也是我很感谢的地方。
最先看到的是两扇大玻璃门、长窄的前台、背景墙上有logo是个小牛带着学士帽竖着大拇指,墙上写着“冠军教育”,左边墙角是一个小吧台,墙上钉着打卡机,右边一张大海报是上一届从这儿补课出去的优等生们考上了什么什么名牌大学。往左走过前台可以看到右边是董事长办公室,后面是会议厅。左手边有条走道都是磨砂玻璃隔起来的教室和办公室,能看到里面的人影走来走去。分别是办公室、财务室、大教室,最里面一间是上课区,里面有五张高高隔板的课桌。
我们简单参观完,父母跟着吴小妈到会议室,我留在上课区第一张桌等着摸底。她拿来两套卷子、数学和语文,告诉我说:“放轻松,这只是给你练练题,不会做的就空出来,时间也不用太严,没关系的~”几年后跟我爸聊天,我才知道,父母在会议室等我做这套卷子,是我真正的摸底,代表着我进这补课中心的水平,他们将要用这份卷子与一年后的成绩做对比。当时我不知道,天真的按吴小妈的去做,玩玩闹闹只写了半张卷子,连语文的作文都没有写。所以我后来成为了补课中心的标杆、他们宣传的标志“我们这儿有个学员,刚进来只有几十分!才补课几天效果都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