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投资App记账模块改版中的部分工作
最新iOS版可以在App Store中直接搜索下载,作为比较,上一版可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
改版前账号:18165710192
密码:123456
在这次记账模块的改版中,本文中所提到的工作,不及全部工作的十分之一,这里只是挑选了易于描述、从用户角度看比较重要的4项工作。关于更多的内容,还是面谈会更全面透彻一些。
一、背景介绍
在介绍具体工作之前,先介绍一些相关背景。
P2P,是Peer to Peer的缩写,直译为点对点的。P2P借贷,即点对点的借贷,也就是个人对个人的直接借贷。这种新兴的模式,通常是借助互联网实现,所以又称P2P网贷。而P2P平台,就是撮合投资人和借款人交易的网上平台。
P2P平台的大概运行流程为:
1,借款人到P2P平台上申请借款
2,P2P平台对借款人进行一系列审查
3,审查通过后,将借款人的需求及其相关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这种借款需求,在P2P平台上称为标的。标的信息主要包括总借款金额、利率、周期、还款方式等)
4,投资人在P2P平台上看到标的后,可以购买一定份额,即投标;当总购买金额达到总借款金额时,即为满标
5,满标后,P2P平台投资人的款项转给借款人,开始进入还款阶段
6,在还款阶段,根据申请借款时设定的还款方式(如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按月付息到期还本等),借款人逐步将款项转给投资人,直至还款结束
P2P平台于近几年开始兴起。由于其高收益(通常收益率远高与银行理财),受到部分投资者的追捧。目前正在运营的有超过两千家。按照其资本背景等,通常会分为银行系、国资系、上市系、风投系、民营系等。由于监管不严格、准入门槛低等原因,特别是民营系的平台,偶尔会出现跑路、诈骗的情况。
在投资P2P的人群中,有一类用户会在多个平台上都有投资。这一类用户,通常会有以下痛点:
1,回款信息分散在不同的平台上,想要看今天或近期的回款项,需要去各平台网站或App上逐一查看才能知道;平台越多,查看越麻烦
2,资金分散在不同的平台,想要要查看各平台上的资产,还是需要在不同的网站或App上来回切换;同样,平台越多,查看越麻烦
3,投资信息全部记录在P2P平台上,自己没有一个单独的备份,有一定的不安全感
解决这些痛点的P2P记账工具类App应运而生。晓投资App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用户把在P2P平台上的投资信息记录到这类App中后,不仅可以解决以上痛点,还可以更进一步,获得额外的功能,比如简单的统计分析、投资的流水账单等。
晓投资的发展思路是,以P2P记账为切入点,通过功能强大、体验友好的记账功能吸引用户,然后逐步打造P2P用户社区,最终发展广告、代售P2P产品等业务实现盈利。
而晓投资记账模块改版的产生背景为:
1,功能较弱,对P2P产品的种类覆盖不够
2,体验较差,包括核心功能在内的操作不够快捷、UI粗糙
总体上看,仍处于通过记账功能吸引用户的阶段。
二,晓投资记账模块改版的工作简介
1,调整”我的投资“界面
在这次改版中,底部Tab栏已经由其他人决定了,是标准的4栏,第3栏为“我的投资”,即记账模块。关于记账功能的所有界面,都在这个底栏下面。
要设计“我的投资”界面,先分析用户的使用场景。
场景一:查看当前我的资产,包括总资产和在各平台上的资产
场景二:查看今天以及接下来几天都有哪些回款
场景三:实际收到回款之后,和自己记录的比对检查一下,然后标记为已回
上述场景为主要的、发生频次最高的场景,远超其他场景,包括查看统计分析、查看流水账单、查看历史资产等。
改版前的布局如下图所示。
我的投资-改版前界面上半部分展示资产总额等概览信息,下半部分是投资平台、回款日历、统计分析、记一笔的入口。这种直接排列入口的形式,条理清晰,也是自然而然会想到的方案。
通过上面的场景分析可以知道,资产和回款界面是最主要的、查看和操作最频繁的界面,远远超过其他界面。
根据”匹配性“(在界面上呈现出来的各元素的地位要和其本身的实际地位相匹配)的原则,可否将资产、回款界面的在”我的投资“界面布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呢?
可否让查看资产、回款的操作更快捷呢?减少多余的操作,直接呈现出用户最想要看到的信息。即使牺牲统计分析、历史资产、资产流水的便捷性,也是值得的。
改版后,给出的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我的投资-改版后将资产和回款界面,直接放到了”我的投资“底栏下,在顶部以分段栏的形式切换。将统计分析等界面的入口,放到了左上角并收起。总之,让用户可以更直接、更快捷的查看资产和回款信息。
2,增加还款方式
改版前:
1,只支持4种常见的还款方式。对于虽然不常见,但仍不可忽视的其他4种还款方式不支持。
2,日利率只能按360天折算。但实际上,日利率有360天和365天两种折算方法,且两种方法都比较常见。
上述两个都是属于核心功能点。
1,对于还款方式,不能因为不常见就不做。假设一个用户记了10笔投资,即使只有1笔投资的还款方式不支持,也很可能会导致用户直接放弃这个App,转而寻找其他替代App。
2,对于日利率的折算方法,不同的方法计算的结果不同,会使计算出错。
所以在这次改版后,增加了另外4种还款方式,增加了日利率按365天折算的方法。在原型中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
部分还款方式公式及介绍3,调整标记回款项的交互方式
在改版前,对回款项的标记功能(标记为已回、逾期),放在了左滑操作后显示出的区域中。
标记回款-改版前中间偶尔会有用户反馈,找不到标记功能。实际上是暴露了这种模式的一个缺点,可发现性差。
在改版时,想到了下图中的方案。
标记回款-改动后点击右侧按键,从底部弹出回款、逾期的选项。这一类模式的可发现性没有问题。
接下来具体看一下”左滑显示出操作选项“这一交互形式的特点。
1,默认状态下操作区域是隐藏的,只有在左滑之后才会显示出来,产生的结果是可发现性差
2,因为并不是在所有栏上都有左滑操作,有些有而有些有没有,而且这两种情况,没有尝试左滑之前完全没有任何区别,这就进一步让其可发现性变差。
3,不会占用所在栏的空间,所有的操作都隐藏了起来,即对所在栏的信息展示没有任何影响。
4,在App中的绝大部分操作,都是点击的交互形式,而这里突然变为左滑的形式,会有一种模式的跳跃;在这一点上,会和同样由思维跳跃产生的操作比较匹配,比如删除,而和由思维自然发展产生的操作不太匹配,比如这里的已回款、逾期;这一点不太容易说清楚,具体面谈
5,细致的去体会,左滑比点击,要费力一些;而且,因为和上下滑动的操作通常会互有影响,所以还会有一定的失败率;这就决定了如果用作主流的、频繁的操作,其劣势会很明显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左滑显示出操作区域“这一类模式,主要适用于:非频繁的、不能直接显示的、有思维跳跃的操作,而且因为其发现性差的原因,最好不要作为唯一的方式,而是要作为其他主力操作的补充。
而这里对回款项标记的操作,明显属于频繁的、无思维跳跃的、主力且唯一的操作,不适合左滑的模式。
作为对比,”点击-从底部弹出选项“的做法,则没有上述左滑的缺点。可能的不足之处是,右侧的操作区始终在栏上显示,会占用一部分空间。但在这里,这个缺点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回款状态本身也要显示,可以将回款状态和操作区域合并到一个按键上。所以最终决定,将”左滑“改为”点击-从底部弹出选项“的形式。
4,将层次化、结构化展示信息的原则贯彻到UI设计中
所谓层次化,就是要根据重要程度,区分出信息的层级。然后根据这些层级的优先次序,在UI上设置相应的颜色、大小、位置等。对于重要的信息,要通过颜色等突出其重要地位,和次要信息明显的区分开来。让用户不用仔细看就能获取这一项重要信息。
大号的字体、特别的颜色,除了本身能够让用户在查看时获取信息的过程更轻松,实际上还是一个视线移动时的参考物,能够帮助视线快速定位到目标位置,这也会让查看信息的过程进一步变得轻松、快捷。
层次化展示-改版后在回款栏中,时间、平台名称、金额是第一层级的信息,是最重要、需要特别突出的信息,标的名称是第二层级的信息,n天前、期数是第三层级的信息,所以在UI设计中就要按照这样的层次关系来设计。
所谓结构化展示信息,就是根据信息本身之间的内在关系,去设定与之相符合的结构形式,通过这种结构形式去传达一定的信息。以下分别是根据结构化原则改造前后的样式。
结构化展示-改版前改版前是将信息分类之后直接罗列出来。
结构化展示-改版后投资可以看成是一个播种、成长、收获的过程,一笔投资的相关信息,可以分别放到对应的阶段中。如投资金额、起息时间等信息,属于播种阶段;而收益则属于收获阶段;中间是标的本身属性的信息,包括周期、还款方式等。
在改版后的UI图中,搭建了这样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框架,即这种结构本身就能传达给用户信息:上面的黄色圆球后面表示开始的相关信息,下面的蓝色圆球后面表示结束的相关信息。以起息时间为例,相对于只是通过文字描述来告知用户,用这种”从开始到结束“的结构告知用户这个地方是起息时间,然后以文字描述为辅,会让用户更轻松的获取这个地方是起息时间这一条信息。
另外,和层次化原则类似,结构化原则也会让这种结构形式,起到视线移动时的参考物的作用,帮助用户将视线快速定位到目标位置。
这里需要注意,在按照结构化展示原则改版后的图上,也有不如上一版的地方:没有用颜色突出数字,以区分出数字及其前面的解释文字;还可以尝试将解释文字和数字放到两行中,而不是现在的在同一行。
除了层次化、结构化这两个具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时,还始终遵循着一个基本的”匹配性“原则。App可以看成是对现实世界某种事物的映射,App要尽力做到和这种事物的本身结构、逻辑、特点等全部元素相匹配,这牵涉到App的架构、交互、页面布局、呈现的信息等各个方面。此处不再详谈。
另外,在和UI设计师合作时,有些设计师会有一种倾向:总是想要让界面变得漂亮甚至酷炫一些,会增加一些特效、色块、图标等。我的工作就是要确定“形式为内容、功能服务”的原则,要避免特效等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而是要让主要信息和功能去吸引注意力;要避免让界面信息量(特效、色块等本身也是一种信息)过多,减少用户的信息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