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对手是自己?
上午工作前打算今天中午吃完饭把工作流程梳理出来,结果吃完午饭闲聊一下,看了会儿手机,再小憩一会儿,午休就这样过去了......
下午下班前打算回去把岗位分析法总结出来,结果回去打开音乐,翻开书,再看看前面的笔记,再看看这看看那,迷迷糊糊洗漱完就睡了......
睡觉前把闹铃设好,计划早上读多少章的内容,结果早上闹铃还是没有准时把我唤醒,刚看没几行,但转眼就要出门赶公交.....
这周计划看完这个方法的理论知识记录下来........
这个月打算把这个模块大框架总结出来........
结果回过头来发现,基本上没有一件完成的,有的断断续续,有的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有的都忘记了;自己也很焦虑,同时也产生了负罪感,这书买这么久了,都拖了多久了......就这样反反复复,磨掉了几本书,但大多数还是没有完成。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拖延症,我自己确实有这个拖延症;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这个事情可以做,“在自己可行范围内就是拖着不做”
第二;为拖着没做的这个事产生“焦虑感”
第三:为拖着没做的这个事产生“负罪感”
清晰定义“拖延症≠懒”
懒是产生不了任何情感的,是一种行为习惯。
自己也因为很多时候想改变,就各种找方法,书籍,度娘,知乎,论坛等,各种说法层出不穷,最后在一个听书栏目里追到了比较合理的答案,觉得很有帮助,这里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回答,拖延症有没有办法解决? 有,但不一定。
广为流传的类似时间管理法,任务细分法,番茄钟法等其他方法,如果对自己确实有帮助,那请继续用下去,这里讲一个方法,来自一本书叫《拖拉一点也无妨》约翰.佩里的“结构性拖延”理论
对于时间管理法,任务细分法,番茄钟法,本质上没有解决问题,因为本身具备拖延的人是完不成这些方法的,要是能完成,就不会有拖延症了。
对于“结构性拖延”这个方法其实是建立一种“心理机制”;再通俗点讲是自己和自己玩心理游戏,但无论结果是好是坏,最终赢家总是自己。
这种方法是把我们要拖延的事,这些事都是我们计划要去做但是都没有做或没做完的事,拖到一起;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我们把要拖的事堆到一起,不管做什么,都是在完成任何一个计划,这个没做,但是做了另外一个;这种方法是把我们的做事全都圈到我们所有拖延的事里,不管是做哪件事,都是在完成计划。
比如说,很久就计划看完的一本书,一个近期培训的PPT方案,这周需要赶的文章,这次工作的流程梳理,这本书的学习总结,都是我所拖的事,不管我去做PPT,还是写总结,还是看书,只要去做任何一件,都在完成我计划的路上。
对于拖延症,其实还有以下几个思路,也是节目中所提到的
1;“创造性”分解为“机械性”
对于创造性工作,像写文章,策划,方案,文案等,需要我们做准备
这里有个“盲区”我们总是想做到我们根本达不到的地步;所以我们一拖再拖。
机械性工作,就像我们写方案,文案,策划需要收集的信息,整合的资料,整理,综合编辑,我们就当是准备工作必须要机械的去完成,就不会盲目追求远处美好的未来,而忘记脚下的路怎么走。
2;让“种子”飞一会儿
我们在做其他事之前,可以先看一下我们计划要做的事的大概情况,然后不再管他,继续做我们手头的事。目的就是为了种下构思的种子,让其在脑海里自己生根发芽。
就像每次语文考试,老师总是要我们养成拿到卷子,先看作文的习惯,看懂了,从前面开始做,其实作文的种子已经在我们脑海里开始慢慢生根发芽了,在构思整个作文的思路。
3:群体压力
这种思路属于反制机制,就是利用周围的群体,利用自己的虚荣心来制约自己的行为
比如说:我给我们部门的同事讲我这周3下午要给大家做一个关于企业文化的培训,我就会因为虚荣心而被顶着往前走,就是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利用群体压力,和自己的虚荣心逼自己不拖延。(这个方法可行,自己也有试过,和培训类似)
说了这几种方法,确实是在我读书或者写东西是有用到,是相对比较实用的思路,虽然不能保证100%不拖延,至少和之前的自己比起来,效率提高了不少。
前面也有说道,拖延症有没有办法解决? 有,但不一定。为什么说不一定?
关于拖延症,其实是人类底层的心理机构,理应存在,也可以说是人类进化历程所必备的礼物,最终是为了成就更优秀的人,它既是一种人格缺陷,也是一种人格成熟;而人格成熟则需要时间去推去磨,需要多久,那就因人而异了。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自己对自己当前的满意度,会影响自己对当前的改变程度,这是心智逐渐走向成熟,心理结构发生变形的过程,没有人可以帮上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