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基于核心素养的“自主创新实验”课评价

2018-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孙玉生

课程观——学什么——学习目标

    学习的目标不再仅仅是知识,也不是能力,而是素养。它主要包括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天赋素养、特色素养等。如汤老师的课堂上,体现核心素养中问题解决能力,而不是刷题、解题能力;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点点滴滴的改进等都得以张显。

主体观——谁来学——学习主体

    课堂不再是知识的告知、教师的独白、答案的传授……学生也不再是记忆的机器、刷题的工具……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通过五个实验,学生动手尝试、操作、对于回答错误的问题,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纠正的晒错等,都是学习主权的真正回归,是学习真实发生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观——怎么学——学习策略

    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学习不再仅仅是低阶思维记忆、理解、应用,而是高阶思维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课堂上的五个实验,使学生实验成为学生理解知识、体验知识、感悟知识,使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桥梁。课堂上这种以操作活动方式为主的深度学习策略比比皆是,如问题驱动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成为现实;形成性评价贯彻课堂始终,使学习效果的检查、课堂节奏的调节得以实现;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使自我教育顺利实施……

以深度学习策略为主的学习,还表现为:

关注情境设计。情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而是学习的开端和基础,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的实验情景设计也是如此。学生基于知识,结合情境,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互动合作,自主建构,使学习真实发生。

关注问题驱动。汤老师的课堂上,问题驱动贯穿课堂始终,问题使学习引向深度,使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使学习效果引向长效……使知识由碎片化到系统化,孤立化到结构化,由实验到生活,由教材到世界……这样的学习迁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了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

关注思维。汤老师的课堂上,不仅关注“知其然”更关注“知其所以然”。通过教师追问,凡事总问个为什么,目的就是让学生多元假设,求真证伪,学会思考,弄清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批判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得以培养,教师为思维而教,学生为思维而学变成现实。

效益观——学习效果——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要既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又要做到适时、及时,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要做到全程性。汤老师的课堂,通过对话反馈、神色表情、动手操作、暴晒错误、板演分享等方式进行及时地反馈、调节,保障了学习效果的落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