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如何对乐谱形成“长时记忆”?

2023-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宛与洛乐器

学琴者一旦对乐谱形成了“长时记忆”,其演奏出来的作品,就会变得比较稳定,从而不再受各种外部环境的“干扰”。

即使一首很久没练的作品,再拿出来进行演奏时,其大部分的内容,仍可以流畅、正确地演奏。

“长时记忆”,也是学琴者对一首作品,形成了习惯后的“记忆”。永久“保存”,潜藏在“深处”。

今天宛与洛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对自己所练的内容,对乐谱,形成自己的“长时记忆”?

首先需要明白一点,形成记忆是有“捷径”的。书籍《卓越密码》中谈到:“人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各种关系、框架和模型”。

所以,我们找到乐谱中的这些“联系”,就会为背谱,省去很多力气。

一、发现乐谱中的各种“联系”

一首作品的乐谱,其实藏着很多的“密码”。

它们的写作框架,写作结构,乐段、乐句直接的关联性,这都算是“密码”。

比如很多在建国前后创作出来的民族器乐作品,它们的结构特点都是这样的:

“引子——慢版——快板——慢版+结尾”。

其中两次出现的慢版,要么用了完全重复法,要么是简单的变化重复,再加入几句结尾进行补充。

而快板看似风格独特,其实也是对慢版的变化重复。

因为在这样结构的作品中,慢版的头几句,就是整首作品的“主题”。剩下的内容,包括慢版的后半段,只不过都是对“主题素材”的“洗牌”而已。

其中,快板则是“洗牌”洗得最“狠”的。首先改变了速度,其次改变了很多音符、节奏型的排列顺序。

但无论如何变化,总要有一些是不变的,不然就是毫无关联的“脱节”。

比如,“主题”基本的旋律走向,在快板中还是可以隐约感受出来;或者“主题”中运用频繁的某一技巧,在快板中也被“保留”了下来……

而引子的作用,一是为了形成“画面感”,为听众先拉开一张“序幕”。

二是要引入“主题”,为“点题”起到的过渡作用。

所以它的其中,也一定包含“主题”的“成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类的作品虽然篇幅通常较长,但都是围绕着一个或两个主题在“扩展”,这就是整首作品的“核心”与“逻辑”。

所以,在练习时需要重点体会与理解的内容,其实并不是那么得多。

二、人为地使乐谱形成“联系”

如果说上述的例子,乐谱中的“联系”是“强关系”的话,那么有些作品的乐谱,就是“弱关系”的。

比如那些“一段体”的作品,它们本身篇幅不大,前后乐句之间,更像是“东拼西凑”出来的。

比如《野蜂飞舞》这首作品,单看旋律、音符,前后乐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多明显,更多的只是一些旋律走向上的高低起伏。

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人为地赋予其“联系”,使其变得容易记忆,便于练习。

比如《野蜂飞舞》,音符、旋律既然很难记忆的话,那么不妨观察一下作品中所使用的节奏。

哪些区域,运用了相同的节奏型?一共持续了多少个小节?在哪里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怎样的节奏型?……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琴者的头脑中,也会对这首作品,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剩下的,便是根据“框架”,不断重复练习就可以了。

三、通过练习,巩固这些“联系”

形成“长时记忆”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将乐谱中的种种“联系”,在头脑中不断地重复、巩固,同时在手指、手臂,乃至整个身体上,形成“肌肉记忆”。

当乐谱中的这些“联系”,在学琴者的头脑中已经进入了“潜意识”,在身体上又形成了演奏时的“条件反射”。

那么这首作品,对于学琴者而言,自然便是“长时记忆”下的一首作品。

烂熟于心,呼之即出,倒背如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