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那片乡愁

2017-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悠悠乡韵

   

       

村口的那片乡愁

      我家的村口有片栗树林,树高至数丈,枝繁叶茂,那皱褶百迭的树干上,刻划着历经岁月风霜的深重印痕。作为村庄的一个重要标志,她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无论我离家乡多遥远,我总会想着它,念着它。犹如这片村口栗树林的枝头上,挂满了一串串难以割舍的乡愁。

村口的那片乡愁
村口的那片乡愁

    这片树林位于一座长亭和村庄交接的微形小山包处,由于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一个天然小岭,地名石岭从此而来,若要到丁香美丽乡村新中,此乃必经之地,站在省道边就能清晰地看见,这片神奇的树林衬托着村庄的雄伟壮影。树林是有诸多栗树汇集而成,旁边那些翠绿毛竹林与其相映生辉、壮观伟岸!

村口的那片乡愁
村口的那片乡愁

      此地,从小时就知名曰“五猖庙”,至于何时建庙,我无从查证,毁庙可能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缘故,而毁之。四周散落着旧庙遗留物件,斑驳陆离。究竟为何叫“五猖”之庙?据史料记载:“五猖”为邪恶之神,在人间常做坏事,偷东西、抢劫、放火、调戏妇女;但他们又喜欢恶作剧,把偷抢张家的东西,又放到李家去,要是看某人顺眼,就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他。老百姓对“五猖”既怕又敬,于是就祭起来以博其高兴,会降福给自己。另一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夺取了江山在南京建立大明政权后,大封有功之臣,却忘了捐躯的官民,这些战死者“阴魂”向他诉苦讨功。于是朱元璋就想出了以东、南、西、北、中五路之鬼魂概括为“五猖”,让百姓举行活动纪念。隐约还记得前几年,乡里舞狮子,进入我们这个村庄,必须要在“五猖庙”前舞动一番,以敬五猖之神。

村口的那片乡愁

    从记事起庙就已不存在,而在几代人的传承下,“五猖庙”成为了这片树林的代名词,虽然庙去不复返,但这片栗树林随岁月转换,祖逐渐茂盛起来,从而也被全村人逐渐重视起来,在责任到户时,大家就一直赞许坚决不分和砍伐此树,为此栗树林成了石岭的标志,也成了村民和路人避暑纳凉的好场所,更是村里孩子们玩乐的最佳场地。依稀还记得儿时在林里放牛,骑在牛背上,腰间挎着自制的木头手枪,穿梭林间,如同驾驭一匹高头大马,威风凛凛!这种儿时“打仗”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

   

村口的那片乡愁 村口的那片乡愁

      走近看看,孩童时经常攀爬的那棵最小的栗树,也已长成二手合围粗了。虽说叫栗树,但它并不是常见能吃的板栗,而是一种叫“黄栗”树种,外观成团圆形和长圆形,成熟时色如板栗的果实,随着风势飘落而下,砸在地上欢呼雀跃,绕地势乱滚。一不小心有时会突然落在行人的头上,让人好一阵子懊恼。此果实有很好的药物作用,把它碾成粉,对痢疾有很大的抑制功能,从小就发现妈妈用这些黄栗粉,医治许多闹肚子的大人和小孩。往事似云烟,如今由于医学发达,已没人用上这东西了,但这片栗树林从而成为村民们的守护神,对此器重有加!这座微型山包西北两处岭脚下,零落着许多年代不一的坟墓,从公路边就隐约可见,但令人嘱目和惊讶的是,这一棵棵高大而茂盛的黄栗树,经过近百年的风霜雪雨,仍在岭头和路边昂首挺胸,如同保护伞般屹立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印象,对此充满着敬畏和垂爱。

村口的那片乡愁
村口的那片乡愁

      如今  这片大家所牵挂的栗树林,旧貌换新颜,受美好乡村建设的眷顾,作为村里最关注的树林已规划一新,鹅卵石铺成的场地,红瓦白墙的隔离带,大理石桌、凳,为我们的这片栗树林增添了幽幽的意境,淡淡的情思,陡添了浓浓的乡音,飘逸一缕缕诗情画意。暮色将临,一盏盏的路灯把它点缀的有声有色,树林里泛起一丝浪漫的味道,坐在树下,随着优雅意境,品味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一直在笑、笑,乐开了胸怀。闲余饭后走进树林,纳着树荫下的凉爽,围坐石桌前,说笑连绵;就连那道上车辆扬起而袅袅上升的尘埃,似乎都在追逐着树林沧桑的过往;那些相邀走过的三五成群散步人们的喘息声和热闹的欢笑声都留在了这个林边,谱写着一首首人们幸福生活的乐章。

村口的那片乡愁 村口的那片乡愁
村口的那片乡愁

      至于这片树林,我们这代人已经没有人知道老树的具体来历,有可能是飞子成林吧。不过她就像神一般矗立在村口,经历了多少年的严寒酷暑、春暖秋凉,她用年轮和不变的姿态,铭刻着岁月和见证历史的沧桑;那茂盛枝叶伸向长空,在风雨中摇曳云天,默默无私的守护这座村庄,渐渐的已浓缩成为故乡的背影,深刻在寄居在每一个生长在这里的人心中。

        一片树林,一缕寄思,一枕乡愁……

村口的那片乡愁 村口的那片乡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