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如何被建构的【心理学通识】

2023-09-11  本文已影响0人  哦一只叶子

事实:

我下周一9点要上课,从周一到周日21点,我有时间,选择拿来玩手机,而不是备课,直到21点,才开始备课。

期待的改变:

最后的效果我自己觉得不理想。我想改变自己的状态,下次可以提前备课,于是我试图去找到我为什么拖拉的原因。

解释1:我有拖延症,我有问题。

是病,得治。所以翻看大量处理拖延症的书籍,找到“每天一页ppt”的方法,开始尝试。如果能顺利推动后续行动,就解决了。

但是如果成功做到了一次,依然在自责“只是一页ppt,不值一提,离我想要的水准差得远呢!”或者没做到,开始强烈自责:“我果然没治了!”那么就会陷入主动稳定,开始自证“我确实有问题”,进入恶性循环。

解释2:我不太喜欢这件事,只是谋生

我把拖出来的时间给其他我更喜欢的事情。

没必要自责,眼前这件事差不多得了,省出来的时间可以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体验新事物。

解释3:我的时间管理策略

如果全部时间都做一件事,就会过于细枝末节,加入其他事调节

解释4:建立自我边界

避免这件事情侵占我的空间,做太快太好,从而导致更多事情进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