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6|全面认识世界
2019-03-29 本文已影响9人
拾光散人
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的第85天
阅读本数:第五本
阅读书目:《教学勇气》第三章
1.全面认识世界
2.当事物陷于分离
3.自我的局限和潜能
阅读时长:一个半小时
勇气读书会打卡85天我们用非此即彼的观点看待每一件事情。不是加就是减、不是开就是关、不是黑就是白;而且我们把现实分离,陷入了一个无止境的非此即彼的争论中。简而言之,我们分离地认识世界。
当我们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观点去看待世界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把原本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忽略了事件本身的完整性和事件与其他事件存在的联系,可能这种简单化,有利于我们理解这件事情,但是,这种简单并不是事件的本来面貌或者全部面貌,这也就是隔离了真实世界的观点。
在一定的情况下,发现真理不是靠非此即彼地割裂世界,而是靠既此既彼地拥抱世界;在一定的情况下,真理是表面对立事物的似非而是的联系。如果我们想认识那一真理,我们必须学会把对立事物作为整体来接受。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我们不能割裂地看到正面而忽略背面,我们要学会把事物的正反两面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更加接近它的本质。
我们对孤独和集体的需求是一样的,这两种需求彼此对立,构成了一对很大的矛盾,一旦被拆开分离,原本都赋予生命活力的两种存在状态就蜕变为它们自身的亡魂。与群体相分离的孤独不再是丰富的、有满足感的内在体验,而是变成了寂寞,一种可怕的与世隔绝。
孤独和集体就像书中作者打的比方,像电池的两极,只有他们对立统一又相互连接,才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不否认,人是群居动物,人类之间的关系交往带有社会属性,人们也在这些关系网中寻找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但与此同时,人生来孤独,在喧嚣沉寂时,我们总会扪心自问,而这种体验同样存在。
一个人拥有的每一种才能都伴随某种缺憾。每一个优点也是自身独具的一个缺点,一种局限。这个优点或强项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对我们和他人都有用,但不是永远都有用。
如果把篮球场的技能放在这里,就非常好理解了。例如:一个特别喜欢扣篮的球员,相较而言他的投篮就不会那么好;一个身高体重的大中锋,他的移动速度可能没有那么好;一个面框球员可能他的背打就会相对更不好。
因此,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反而会被针对,会变成一个劣势。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