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

2024-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老殷good

在思考“我选择做 (            )是因为我想 (        )”这个问题时,我们会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我们在生活中看重什么。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然而,我们也许会发现,清单上的一些行为是出于下列的一种或多种动机:

1、 为了钱

钱是社会回报一个人的主要形式。如果我们的行为得到了报酬,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推动生活的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动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快乐将会伴随着我们。在非暴力沟通中,钱并不被认为是一种“需要”;它只是被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无数种策略中的一种。

2、 为了得到赞同。

像钱一样,来自他人的赞同也是一种回报。受社会化的影响,我们渴望得到奖励。在学校,校方可能用外在的手段来激励我们学习;在家里,做一个父母期望的好男孩或好女孩。反之,如果大人认为我们调皮捣蛋,我们就会受罚。等我们长大成人,我们误以为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回报。为了讨人喜欢,我们努力迎合他人;为了避免招人嫌恶,我们不做那些不受人欢迎的事情。

于是,为了博得他人的喜爱,我们费尽心思、委曲求全。这是很可悲的。实际上,如果我们的行为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人们自然会心存感激。他们的感激也是在给我们确认:我们的行为有益于他们的生活。一旦如愿活出对生命的爱,我们所体会到的欢乐是他人的赞同永远无法给予的。

3、 为了逃避惩罚。

比如有些人缴纳个人所得税主要是为了免受惩罚,这使他们对每年度例行的纳税产生了抵触情绪。比如某些司机减速行驶是为了不被监控拍摄而免受惩罚,而不是为了安全而放慢速度。

4、 不想感到羞愧。

我们知道,如果不做某些事情,我们就会责备自己。我们认为不做那些事情是不对的愚蠢的。可是,如果为了体面而循规蹈矩,我们最终难免会感到厌烦。

5、 为了避免内疚。

在另外一些情形,我们也许会想:“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别人会感到失望。”此时,我们担心无法满足他人的期待。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目的会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为了避免内疚,我们将活得可怜兮兮;如果为了活出对他人的爱,我们的生活将充满乐趣。

6、 为了履行职责。

使用“应该”“不得不”“应当”“必须”“不能”“被迫”这样的词语,意味着我们受到内疚、职责或义务的逼迫,感到自己无可奈何。一旦生命的需要被忽视,我们的行动对社会来说极具危险,对个人来说则极为不幸。、

当我认为自己无可奈何时,我们不再是生活的主人,而是沦为了机器。

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服务生命是唯一的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阅读笔记49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