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生活思考
走出校园后,生活不再纯粹。褪去少年的稚嫩,开启青年的征程。
工作大家基本都工作了。
中国女性大学毕业5年内,基本都会结婚了。但是男性就不一定。就我来说,成为了一只袋鼠,同时受到好几套观念的冲击,哪一套都觉得有好有坏,慢慢形成属于我自己个人的想法。
第一套观念,国内那套生活,包括各种信息渠道可以了解到的韩国、日本生活,感觉节奏超快、压力很大。所谓的“发展机会多”,我并不觉得值得。我完全不会“做人圆滑”,也不喜欢喝酒,在国内职场根本无法立足,我也没有打算过立足,因此成为了一只袋鼠。但是对我来说,我觉得国内的传统性别角色、各种娱乐场所是加分项,虽然我现在消费不起,但是只要它们以后还在,等我发达了,我就可以享受这些东西。我不喜欢国内是不想长时间工作和加班,压根不觉得现在流行批判的“性别歧视”有什么不好。
第二套观念,村里生活节奏慢,工作生活平衡好。当然具体看人,可是我到现在,属于没有机会加班。有很多空余时间可以探索自己的喜好。但是这里的性别关系感觉有毒。这里的女的不光不爱打扮、吸引力差,而且脾气也不好、要求高。等于说是性低价高,两边都更差了。社会舆论、法律制度,都是向着女的。女的要同工同酬、要特别优待,但是不代表会平等负担婚姻开支,还是指望男的负担更多,也不会喜欢找经济条件不如自己的男的。我是一样的一个人,但我明显感到自己在村里的竞争力不如之前在国内。因此我选择暂时独身,先忙事业,投资自己,找对象的事情以后有合适的机会(我的经济状况良好、接触的女性质量数量都大幅提高、我想要小孩、国家政策鼓励补贴生育)再说。
第三套观念,流行于英美年轻男性中间。做电商,或者做程序员、设计师等等不被地理位置局限的事情谋生。搬到东南亚或者东欧,找当地女孩恋爱、成家。我目前最倾向于这一套观念。去到俄罗斯、去到乌克兰、去到格鲁吉亚、去到菲律宾、去到马来西亚,等等,社会观念更为传统、生活成本也不高、生活节奏慢的地方。既不要东亚的高压摧残,也不要西方的女权压迫,去到第三世界、走出第三条路线。
许多人的理想生活模板,是50-60年代的美国“婴儿潮”那一代人。一个男人当家,高中毕业随便就能找到高薪工作,一份收入即能轻松养活一家五口人(三个小孩)。女的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我也觉得这样很好,男主外女主内,各自承担性别自然赋予的责任,就像我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一样,代代延续。如果我说过“多找几个”之类的,更多的是对于现在社会舆论的不满的宣泄。假如可以一夫一妻,两个人都靠谱,那么另外多涉及人显然是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家务活我还是不愿意干,如果一定要难得干一次,肯定得摆好单反、三脚架,大拍特拍,发到各个社交媒体上,塑造好男人形象。否则不是白干了?
婴儿潮一代喜欢指责现在的年轻一代娇生惯养、难伺候。但他们不会觉得自己生逢好时代。这不重要,现在是2020年,没有人生活在50-60年代的美国。而且,要不是40年代的世界大战,牺牲了全世界那么多的生命,腾出空间,建立了美国的国际霸主地位,哪里来的50-60年代美国人的“好时代”?
无论如何,来日方长,自己弄明白自己、作好规划、作好执行就行。独善其身,脚踏实地,谦虚低调,健康好学。不用理会不相干的人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加油吧!向理想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