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好问的“纪乱诗”

2019-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猫猫姐姐玉先生

      清代诗人赵翼作了“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首论元好问的《题遗山诗》。他认为遗山“其天禀本多豪健英杰之气,又值金源亡国,以宗社邱墟之感,发为慷慨悲歌,有不求而自工者”。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正是不幸,造就了又一确立元好问在诗学地位的纪乱诗。元好问置身于动荡的时局里,在金朝将亡未亡之际,面对着蒙古军的暴行,也看到了金王朝政治的黑暗。金哀宗正大三年以后,元好问相继任了镇平、内乡、南阳的县令,在此期间,感知了百姓困苦和阶级矛盾的他写下了许多纪乱诗。

      镇平阶段,元好问写下了“劝农冠盖已归休,了却逋悬百不忧。可是诸人哀老子,半窗白日拥黄紬。”(《镇平书事》)“军费日急,赋敛繁重,民不堪命,率弃庐田,相继亡去”,元好问同情百姓,想要在任上为百姓作为,然则亦是疲于应付劝农官的征索,只得复写“老计渐思乘款段,壮怀空拟谩峥嵘。西窗一夕无人语,挑尽寒灯坐不明。”(《镇平县斋感怀》),以抒试图作为而又难以作为的苦闷郁结之心。此乃国用乏竭、为逃征租的百姓丧乱。

      内乡阶段,遗山上任之时,正值大旱,“夏五月,赤旱近百日。凡县境之名湫,无虑数十所,奔走祷祠卒无感通。道路嗷嗷,无望来秋。”遗山心系百姓,率众奔走四处求雨,其拳拳爱民心不仅由此可观,在其诗作《宿香潭》中亦有体现,“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为!期会不可违,鞭扑伤汝肌。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遗山的纪乱诗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于借事抒情之间凸显沉郁风格。百姓为军租所催而思背井离乡并非夸大事实,真乃事情,否则遗山不会于《内乡书斋书事》中抒描“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饥鼠绕床如欲语,惊乌啼月不堪闻”这般肃杀惨重的事状物语。

      元好问赴南阳上任时,听及岐阳为蒙古军陷落的消息,着眼于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无尽苦难,写下了他“纪乱诗”中的名篇――《岐阳三首》。“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岐阳三首》其一)那古老的秦国旧地,经过连年的战乱,已经荒废不堪,到了寸草不生的地步;西望凤翔,过去认识的朋友失去了联系,惨死的冤魂哭声一片……

      元好问的“纪乱诗”继承了杜甫的写实精神,坚守着人道立场,着眼苍生、忧怀家国,是情与史的结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