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思考力
很早以前我发现自己喜欢思考,容易陷入沉思。一件事会触发许多想法,然后很想表达,口头的、文字的。
慢慢的,记录的东西越来越多,有获得陌生读者点评点赞的,有获奖的。我也很容易和一些同样爱思考会琢磨的人为伴。我以为,我算是个会思考的人。
当读到孔卫东老师写的关于他的写作故事时,我才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思考力。
01
一次师生对话,竟然引发一场思潮,促成一篇佳作。
学生创作“十年之后忆今天”,犹豫不决时,孔老师与之对话,使之得到鼓舞,情绪欢快,写作顺畅。这一次简短的对话,常见的师生交流,换成我,怎么都不会想到把它写成一篇论文。
读到孔老师这篇《“对话”,为我赢得了成功》从孕育到成型的过程,不由地佩服孔老师“掘地三尺”的智慧与能力。
一堂课,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创作,成功发表四篇文章。
孔老师的徒儿经历了一次赛课,她把执教经历作为再加工的素材,从不同角度进行反思,先后发表了四篇文章。这个实在是太牛了,非常好奇这位老师是怎么做的,她从哪四个角度出发,如何撰写。
我的论文撰写主题都是学期教学目标达成的策略研究。上过的公开课从来写不出论文来,该怎么写,无从下手,甚是好奇。突然想到,我可以网上查一查以一节课为载体的论文,好好研究一番,突破一个零。
一次教育现象的旁观,开展新的尝试,写出基于实践的解决策略的研究——《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教师与当代“通俗文化”新潮》。
孔老师仅仅是看到其他老师对一现象做出个人的判断和教育抉择,善于思考的他由此开始自己的教育尝试,寻找可行方法,并将此撰写成文,太会研究了!
一个关键词引发深度思考,选材、组材,研究透彻。
孔老师从课例中提炼、萃取一个或几个关键词,紧紧围绕关键词来选材、组材,就事析理,提出自己新的见解。
这才是真正会思考。“一石激起千层浪”,看这石头的威力,能激起浪花多深多广,也看这一池是绿水还是冰水,冻住的水,怎能激起水花。没有思考的习惯,似寒流,冰封千里。
02
为什么我不能就一个细节展开研究创作呢?
1.没有思考的敏锐性
师生对话,教育交流,或者某个灵光一现的想法,对某些教育现象的思考,我们往往浅尝辄止,以为思考过了,其实远远没有深究。
没有意识到当下闪现的灵感,可以作为一个引子去探个究竟。
我们的思考止步于大脑感性的体会,并没有打开书本、打开网络去查阅,去广撒渔网,星星点点拾起细细看一看。
2.没有思考的延续性
工作中,某些现象不是孤立存在,某些现象会反复出现。我们遇到问题会想问题,问题暂时解决或者暂时消失,便抛诸脑后,缺乏思考的延续性。
把它当作一个个人研究的小课题,当下思考,事后查阅,再次验证,形成一系列的研究行为,如此,可能孔老师反复提及的关键词便会在不断思考中跳跃出来。我们研究的方向便能确定下来。
3.没有借他人思考为我用的意识
我以为思考就是原创,就是从0到1。当然,这句话放在过去我一定不承认。可是对比孔老师,我才明白我的潜意识中没有“去读一读其他研究者的思考”这样的声音。我只会满足当下一刻内心升起的感受与些许理性的思考,然后,止步。
所以,我的思考浅显单薄。
所以,我的思考对教学的影响并不深远。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写了这么多论文,理论功底依然浅,撰写论文依然辛苦,产量依然低的原因了。
一触而发的思考力,一探究竟的研究精神,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