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笔记:人际交往干货
1.批评、指责与抱怨,是无效的
人们很少会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合理性
连无恶不作的罪犯都能狡辩得头头是道
一句鸡汤所谓叫不醒装睡的人
但是,每个人都是睡着的人,睡在自己大脑预设的轨道上
好处是因此获得连续的行为驱动力
不好的是,因为大脑的预设,行为上的路径依赖,造成信息茧房,只能看到想看到的东西
在社交关系上,指责抱怨与批评,不但不能影响他人改变,还容易滋生恨意
2.影响他人的秘密——主动地真诚热情地关注对方的注意力所在
如何正确影响他人?这就需要讨论人的需求,毕竟人只肯关注所需之物
人有所需,有一个理论叫马斯洛需求理论
阐述了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挖掘出对方的注意力所在的区域,才是交往的真正开始
或是兴趣、或是谋生、或是生理、或是理想
有意思的是,只要能关注到对方的注意力所在,已经能战胜绝大多数对方的身边人
甚至很多爱情,始于欣赏,这比关注对方兴趣所在更进一步
甚至很多情谊,始于守护,这比关注对方兴趣所在更进一步
关注对方的注意力领域,是双方沟通的真正桥梁
让自己变得受欢迎,让他人对自己感兴趣本身就是伪命题
但是,如果你主动地热情地去建立与维护关系,反而变得容易
真诚地,让人觉得被关注,是重要的,是有价值的,自然而然,你也会是一个更有价值的个体
3.面部表情比着装气质更加重要
面带微笑的好处不仅仅是释放善意
心理学上有具身认知的概念
如果做出微笑的动作,是真的能在激素水平上和真的微笑一样
在这里不是指假笑,而是我们要有意识,去发自真心的笑
微笑是不管对方贫富,都需要的,也是适合绝大多数场合的,并且这是你能够改变的,无人能够夺走的
4.人际关系的信息管理体系的经营
这是很少为人所知,但是一些大人物确实因此而获得终极的人生成就
相比较,全世界所有人,都不比自己重要
名字是浓缩每个个体的代号
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人对自己姓名感兴趣的程度要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姓名加起来还深
如果你能记得某个人的名字,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橄榄枝
甚至有人利用信息系统,记住某个人的兴趣、籍贯、经历、能力、特性
这是需要耗费时间的,但是,这其中的好处非比寻常
绝大多数人用脑子记住,而只有少数人,利用更不易丢失的管理系统,无限量地记住更多的自己相关方
5.关系的建立只是骨架,关系中流淌的内容、交易、感情才是肉身
不仅关系中流淌自己的内容、利益和感情,还要允许对方的内容、利益与感情
鼓励对方表达、产出、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对关系的尊重,才是树上结的果实
6.那些人际关系的坑
第一,陷入争执,实际上,一旦陷入争执,就会陷入零和博弈的陷阱
任何的投入总会被沉没入这个陷阱之中,即使有最后的赢家,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最后赢家所获得的,远远小于投入的精力、时间、金钱、声誉重要
面对争执,最好的方式是避免陷入争执
避免陷入争执不是一种懦弱,是一种智慧
当然,唯有不怕争执的勇气以及自己实力的相对最优,是避免争执的最好武器
第二,习惯性指出别人错误是一大天坑
这就如同抽烟一样,指出别人错误之处是会上瘾的
这满足了自己的优越感,却不见得最后的局面利于自己
无论你说的多么的对,你永远无法改变对方心中的偏执
第三,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也是一个天坑
永远视角固化为自己,是一种束缚和限制
本能的认知束缚,很少人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少人会去承认错误,再更少人会去弥补错误
第四,一滴甘露抓到的苍蝇要比一桶胆汁多。
面对“对抗”,以对抗进行抵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不觉得自己如何如何重要,在人心上做文章,比在事情上做文章容易且直接得多
友好的开场,构建长期关系,是把零和博弈转化为多次博弈的方式
在多次的博弈中,双方都将获得好处
第五,从不同出发,很容易形成对立
在与人交谈时,讨论不应从你们相异的事情开始,而要从强调你们认同的事情开始
让对方说“是”和避免对方说“不”,可以有效推出我们的好意
通过“是”的确认,可以让社交形成肯定的氛围,可以让身处其中的人更愿意相信彼此,也是所谓顺则成,轻履者行远
第六,不胁迫,不制造压力
没人会在压力下屈服,除非,他觉得能从压力下获得想要的
让对方认为出发点在于自己,而非别人,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在他的散文《论自助》中宣称:“在每一部天才作品当中,我们都会发现自己业已抛弃的思想;它们带着某种久违的威严,又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第七,正视欲望
放纵与压制欲望都不可取
市面上,很多所谓要放纵欲望,促进消费,或者极力压制欲望,获得更多的存量
这都是不可取的,作为人,与欲望共生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