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和文学精神

2017-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香菜大仙

文学史的发展演变表明,文学精神作为一种理性智慧的结晶,形而上的哲理品格,始终影响着文学的存在与发展。在宋代不胜枚举的伟大词作中,透过那些丰富杂陈的生活表象,词人们关注和思索的东西,即是他对生活表象的高度提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终极关切,这种思考所蕴含的深刻性便是文学精神的体现。文学精神的最大特质在于具有特定的人文性质和价值取向,例如表达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等等。在我看来,宋词所体现的文学精神可以从三种基本的向度来分析,即乐水、隐逸和理想精神,那么这三种精神在宋词中具体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理想精神,源于现实又漂浮在现实之上,它既有对现实的透视和干预,又有对现实的补充和超越。体现在作品中,即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向往。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这首词通过写东晋谢安的经历,意在“以不早退为戒”,下阕述怀,设想早日“退而相从之乐”。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隐退的决心,不希望被世间的功名利禄所束缚,也表现了兄弟二人手足情深。篇末“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两句,反用典故,再次强调素愿的坚定不移。

隐逸精神,是一种以简单朴素及内心平和为追求的精神状态,不寻求认同为“隐”,自得其乐为“逸”,它与世俗中以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作为追求目标截然相反。在朱敦儒的《感皇恩·一个小园儿》中,通过描写作者晚年隐居之处的“山家风味”,最后点出作者心中了无牵挂之情,整首词作如话家常般透出主人公知足寡欲的人生态度。

乐水精神,我国古人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宋代词人当然不乏此类乐山好水之作,欧阳修《采桑子》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再如苏轼《行香子》,词人与朝廷掌权者意见不合而贬谪杭州任通判期间,尽管仕途不顺,却仍然生活得轻松闲适,他偏爱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与慰安,寄托自己内心的向往。

其实除了以上三个向度,我们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宋词所蕴含的文学精神进行分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宋词这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最璀璨一颗的魅力与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