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
以前常听说,“不要清水煮青蛙,要走出舒适区。”总认为“舒适区”就是安逸享受的生活固定状态,舒适区就代表着不思进取。今天阅读郝晓东院长的《别让舒适区成为“沦陷区”》一文,原来舒适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在舒适区里面挑战自我,走进学习区,在逐渐把学习区变成舒适区,从而不断的进步。
舒适区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处于固有习惯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式。每个人都属于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在处理这个区域范围内的事务时往往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人的生活需要舒适区,因为处在舒适区,我们对这个世界才有了安全感和秩序感,为我们节约了身体能量和认知成本,能腾出精力做更有挑战性的事。学习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断扩大舒适区的范围,把不舒适的变舒适。
为什么要走出舒适区?思维和行为长期停留在舒适区,容易滋生惰性,贪图安逸,机械复重复,故步自封,生命失去活力,很难有创造性。
从舒适区到学习区。如果所学的知识对你来讲没有难度,或者你轻易就能学会,这时你处于心里轻松的舒适区。如果你所学的知识超出你当前的能力范围太多,你会感觉心里崩溃,甚至感到恐慌,而放弃学习就处于恐慌区。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学习区,指所学习的事物对你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你可能感觉心里不适,但又不至于太难受,且通过相应的努力可以达到目标。这就是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学习的最佳理想状态是经常处于学习区,学习的事物应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这样学习区就会慢慢变成舒适区,由于个体能力的增长,恐慌区也会慢慢变成学习区。
为何难以走出舒适区?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摆脱生活环境或环境的束缚和影响,意味着改变自己多年形成的习惯,意味着反本能与自我的惰性、习性对抗。
走出舒适区的前提。走出舒适器的底层逻辑有两点:一是元认知能力,二是成长型思维。没有元认知能力,难以觉察自身思维不足。缺乏成长性思维往往会放大先天遗传基因的作用,习惯拒绝挑战,逃避困难。元认知能力实质上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走出舒适区的往往是挑战、磨难、压力,乃至挫折和失败,只有具备成长型思维才喜欢挑战,拥抱变化;才喜欢探索新事物,在困境中不断寻找机会;才能锲而不舍,钻之弥坚。
走出舒适区的策略。有效的方法是刻意练习,走出舒适区,某种程度上是改变已经习以为常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反本能。如果不刻意练习,很容易心动而不行动。课余练习四原则:一,有清晰的目标,能制定计划,能分解目标;二,保持专注,尽量集中精力,不要有走神的空间;三,获得反馈,找到导师,知道做的对还是错,错在哪里;四,不断挑战,不断打破纪录,但又在“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