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书评群婚姻育儿读书

如何看待我们的原生家庭

2019-05-22  本文已影响5人  樱之思

若干年前,我曾参加过一个活动。一般来说,每逢遇到和父母有关的主题,大多是歌颂和爱。但是那次活动很特别,老师上台后缓缓地开口说话:你小时候,曾怨恨过你的父母吗?你心里是否曾有许多委屈不敢说出来,是否你的父亲或母亲总是偏爱你的哥姐和兄妹,却对你置之不理……你闭上眼睛,想象着回到了童年,看到了那个年幼无力的自己。如果你心里埋藏着太多的委屈,就大声哭出来吧,把你想对父母说的话,对父母的不满,都写出来吧……

随着老师饱含感情的诉说,会场里先是开始有人小声抽泣,然后哭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有人号啕大哭了起来。

那次活动,令我很震惊。在我的意识中,父母从来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爱和敬可以,怨恨是绝对不敢的。即使有委屈,也会认为是自己的错,会按父母的意愿尽快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记的小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看着妈妈的脸色,猜测她喜欢什么,按她喜欢的方式去说话做事。我从没有,也想不到,竟然有这么多人对自己的父母心有怨言。

那是一次颠覆我认知的活动,从那以后,我知道了原生家庭这个词儿。也知道了,自己从小长大的那个家庭,并非完美。它养大了自己,但不可避免地,也带给了自己某些伤害。

我小时候特别乖巧,据我妈说,是因为她曾打过我一次。不知缘于什么事,她抓起我的手脚,从门里摔到了门外,从那以后,我就特别怕她。这件事我没有记忆,但我确实特别怕我妈。

我妈看起来是个挺温柔的人,似乎和厉害无关。但印象里有几次伤心的哭泣,都和她有关。小时候喜欢蹦蹦跳跳,我妈白我一眼,极不耐烦地说,看你那轻佻的样子。十几岁时,曾有一段时间很胖,我妈会看我一眼,说,看你那大象腿。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我,偷偷躲到厕所里让眼泪无声地流。再年长些,我爸生病了,我妈说,你爸最喜欢你,这不他病了你也没办法。

是的,很庆幸在这个家庭里,有爱护我的爸爸。我爸总是自豪地对人说我是他的掌上明珠,在爸爸的眼睛里,我知道了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是有价值的。

长大成家后,发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总是喜欢问老公,我好吗?我漂亮吗等等之类的问题。一次两次三次……次数多到自己都意识到了,我为什么总问这种无聊的问题?然而,我控制不住自己,过一段时间类似的话语还会脱口而出。

在一次培训中,我就这个问题咨询了老师,老师说你童年时受到的负面评价太多,长大后就会有意无意地总去寻求别人的肯定。

原来如此!

至此,我才发现,原来在我的潜意识深处,对妈妈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愤怒。一方面忠于她,潜意识深处把她的话内化成自己的意识。另一方面,又对她充满了反抗和不服。

听了樊登老师解读的《原生家庭》,了解到那么多有毒的父母和家庭体系。触目惊心的同时,也不仅想到,我现在的这个家庭,也将是我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果我的有些问题没有解决,那么这些伤害还会传递给我的孩子。

书中有句话很经典:凡是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如果你对父母的恐惧、愤怒、和愧疚没有解决, 就会把这些转移到配偶和女子身上。

那么,如何把这些恐惧,愤怒归还呢?书中介绍了一种方法,叫做勇敢地和父母对峙。

与父母对峙的目的,不是要惩罚父母,也不是要发泄自己的愤怒。而是为了直面他们,克服面对他们时的恐惧。最终是为了改变自己。

是的,虽然已成年,但面对妈妈时,我依然有些话不敢说出口。虽然明明知道她有些事做的并不合理,但是不敢说,这是心底根深蒂固的恐惧在做怪。

而只有克服这种恐惧,能够在与父母对话时不要引起太强烈的情感反应,成为一个精神上独立的人,才是你真正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标志。

这句话对我触动特别大。原来一直以来,我并没有克服面对妈妈的恐惧,虽然身体已成年,但是精神上始终是那个服从她的孩子。

既然意识到了,那么我有信心,等遇到合适的机会,我会和妈妈谈一些事情。包括对她做事的看法,我的感受等等。使自己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成长的越来越有力量,真正成为一个成年人。

为了更好地实现与父母的对峙,《原生家庭》中,也介绍了一些方法。如:

1、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当你面对父母时,少一些反应指少一些情绪被激怒的时刻,而多一些平静的回应。

如一个妈妈骂女儿自私。女儿说,不,我没有,我总是为你着想,不管多累都会带你逛街,而你永远不满足,这是反应,带有明显的情绪。

而回应,则是温和而坚定地表明立场。如妈妈说女儿真是个自私而又忘恩负义的家伙。女儿则说,您看问题的方式真有意思,让你们伤心我很抱歉,但我需要考虑一下。

2、空椅子疗法。放一把空椅子在你的面前,你想象着爸爸或妈妈就坐在这张椅子上,然后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把心中的压抑,愤怒都表达出来。

每个家庭都多多少少会有点问题,也就会相应地带给孩子们一些大大小小的伤害。那么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原生家庭呢?我是这样想的:

我们的父母,也有他们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许他们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也受到过同样的伤害。只是他们自己没有觉知,不懂疗愈自己,所以才把创伤又传递给了我们。或许父母心底深处,也有许多未说出口的伤。所以,对父母我选择理解和原谅。而今天的我们,既然意识到了这种代际伤害,就要积极地疗愈自己,使伤痛在自己这里止步,不要再传给我们的下一代。

就如一位老师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创伤性的体验在生活。但只要这种创伤没影响到我们的社会功能,也就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么我们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所以,正视原生家庭的问题,不夸大,不缩小,积极疗愈,摆脱伤痛。给自己一个快乐的人生,也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