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5,还挺长
元旦是地球人的新年,春节是全国人民的新年,那么今天就是我的新年了。今天我从广州坐高铁到山东,朝发夕至十小时,正好让我慢慢地回顾一下我的2015。为了方便呈现,用时间线和总结式两种方式表述我的经历与变化。
What a long year——这是大学时光中最难熬的一年。如果用一件事概括我的2015,就是找工作了。实际上,我对此倾注了几乎所有精力,导致我几乎想不出还做了其他什么事。
2015年一二月份,当我考虑要不要考研的时候,我的亲戚朋友已经问我:“准备考哪里?肯定得考研吧?”好在我的父母总是给我中肯的建议和独立的决策权,所以我经过考虑和实践,放弃考研准备找工作。7月份前找实习,对产品、运营、策划的认识浅薄,经过许多短暂的面试和漫长的煎熬,最终去了CMGE(中国手游娱乐集团)做了一名PM实习生。跟了一个项目,以实践近距离的观察到PM的工作范围和技能要求。两个月的实习之后,又马上加入“秋招”队伍。我把目标公司按照各种标准(比如难易程度、兴趣程度、招聘时间)分列在一张白纸上,贴在卧室的墙上。从内推到校招,大致估计一下,期间申请的公司至少有30个。应该也算海投了。但目标岗位已经缩小到产品经理和游戏策划两类。其中走到面试环节的有阿里九游、搜狐、奇虎360、网易互联网、网易游戏、网易运营中心(居然有这么多网易)、37游戏、天拓游戏、久邦。最后拿了三个offer,选择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这段经历个钟滋味难以描述,但足够让人难忘。因为焦虑一度怀疑自己得了厌食症,但正因为冲出了舒适区,得以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我的一位高中老师说过:“不要把关注点放在月考的分数上,应该通过考试成绩反思自己的知识漏洞,反思这一个月的学习方式。”虽然我忘了这句话是哪位老师说的,但却烙在脑子里。所以一次次的面试,我把它当做审视自己的机会,反思认知偏见、知识体系,学习习惯,甚至个人性格和人生的意义。
11月份终于确定了工作,除了偶尔关注一些招聘信息,此时可以安心回归校园上课了。专业课附修课通识课加起来有八门,之所以有这么多课,是因为前几个学期修读的学分太少。想到大部分同学今年的课程表就是一张白纸,有时还挺郁闷的。不过我的导师说,我在别人上课的时候实习,在别人找工作的时候上课,此乃错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用timeline的方式简单回顾了一下我的2015之后,发现有三点收获:
今年养成了写博客的习惯,从年初第一篇文章到12月31日,总共写了31篇博文,大概55000字,主要有电子游戏探究及思考、产品经理实习小结、读后感和杂文四类。所有平台一共有四五十个follower,一百来个赞。开始运营这些社区或者博客的个人账户,主要是因为意识到无论是游戏、互联网产品抑或其他行业,都存在一个“圈子”,这个圈子不大,如果优秀就可以在圈里有自己的名号。所以首先要意识到圈子的存在,然后找到它,最后融入它。即所谓“个人品牌”“个人影响力”。今年我开始在简书、知乎上做出一些互动,而不是单向的获取,小有收获但远远不够。这是我2016年重点关注的地方。另外我在博客里写了一些译文,原文目前主要来自medium。目的是为了锻炼一下英语,虽然四级六级都过了,但水平着实有待提高。
今年有两段实习,一在CMGE,休闲游戏PM intern,参与了项目从灰测到上线的过程,一共两个月。一在天拓游戏,游戏策划,参与了一次游策会议,和“同事”共进午晚餐了解了一些东西,一共12个小时。
读了寥寥几本书。有印象的只有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吴军的《浪潮之巅》,王蕤的《从北京到纽约》,读书少明t显感觉视野太窄。读书在系统地构建知识结构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新年伊始开始多读书,目前手边主要是设计类和博弈论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