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春晚
一.
其实,我很多年没看过春晚了。
不是说春晚不好看,不是说她不重要,我只是没有专门蹲在电视机前从头到尾看而已。
相反,春晚有很多看点,她特别重要。
她聚集了全国最顶尖的策划、最高级的舞美、最优秀的工作人员,还有最丰富的各类资源。
随着年龄的长大,在那个时间段,总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外界因素干扰,比如,被隔壁的二狗拉去组队开黑,或者是被邻居丫蛋拉去凑三缺一了。
这也正是春晚越来越少人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现在可以为我们提供娱乐消遣的渠道太多了,比如电视剧、综艺节目、电影、游戏、直播等等,都在春节这个时间段大放异彩,还动不动用几个亿的红包诱惑我们……各种搔首弄姿祈盼着我们的翻牌。
也就是在这些个时候,看那些商家们围着我们转,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我们的注意,才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上帝”的感觉。
虽然如此,但春晚的仪式感和喜庆气氛却是其他途径永远都无法替代的。
二.
今年的春晚又上热搜了,持续了好几天。
呈现出来的是对春晚的各种诟病,
“春晚越来越没意思了”
“全是流量明星”
“全是伟光正”……
春晚后知乎热榜第一是“2021年央视春晚中有哪些亮点?”
在回答的前几个高赞里面,全部都是冷嘲热讽,没有一个不是吐槽的。
太难了。
不可否认,现在的春晚越来越难让大众满意。
大多老百姓看的是语言类节目,也就是小品和相声,可惜现在的相声也十分不景气了。
隔壁德云社能够风生水起也正是抓住了百姓们的这个需求。
至于那些看起来盛世华丽的歌舞,其实除了短暂的视觉享受,也越来越难引起大家的兴趣。
这些美轮美奂的舞台,华丽的服饰,人山人海的场景,大长腿,高美颜……在哪不能看呢?
有点审美疲劳。
但春晚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这个时代脉搏的把握,对底层小人物的深度关切,同时也承担着国内价值取向的引导以及对国家形象和国际关系的维护。
比如,今年春晚的第一个节目是非洲歌舞,再是埃及手杖舞。
大家懂的。
有人就开骂,不过,这也正反映了综合国力的提升啊,不正是国家的文化自信吗?
春晚名单上面的明星,也某种程度代表了娱乐圈的价值风向标。
有人就诟病这些流量小生,可是也应该意识到娱乐圈的蓬勃发展背后,是经济的一片向好啊。
三.
春晚舞台追求新颖、时尚、大气、震撼,每年要花巨资投入。
不过,春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语言类节目,就是上文提到的老百姓最喜欢看的节目,小品和相声。
语言类节目可以触及各个人群,探究社会万象。
是最能引起老百姓共鸣的。
比如蔡明、宋丹丹、赵立蓉老师都表演过的,表现打工妹保姆的小品;
比如冯巩、黄宏等表现打工仔、出租车司机的小品;
比如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表现农村百姓故事的经典正能量作品。
当然也有表现都市白领题材、军旅题材、医患题材、家庭题材、教育题材的等等各类作品;
所以语言类节目的优秀与否,直接决定了一场春晚的好评度。
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总是有人感叹:
自从没有了赵本山的春晚,就不再看了。
四.
不同于普通的文艺晚会,春晚在中国文艺界的地位很是特殊,不仅是全国文艺工作者的最高舞台,也是文艺创作、文艺管理的风向标。
所以,春晚的总导演,必然是一个极具光环的美差,也是一个必然会饱受骂名的烫手山芋。
春晚需要考虑太多受众面,包括国内外观众,必然无法满足所有人。
过多的包袱,在节目编排策划上面,自然也会降低观赏度。
春晚的内核不会变,但是外在因素却不断在变化,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而春晚,呈现水平又需要一年比一年更好,才能符合不断提升的观众期待阈值。
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春晚总导演的压力会一年比一年大,创新也会一年比一年更艰难。
在2012年,龙年春晚总导演哈文曾试图在片尾曲上进行创新,以一曲《天下一家》结束,结果没有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只有当《难忘今宵》的旋律响起,才意味着春晚真正结束了。
最终,那年的春晚最后依然是《难忘今宵》收尾。
不过,相信很多文化工作者都梦想着有一天能操盘一次春晚。
至少我是一直这样做着梦,尽管那是个烫手山芋。
只是,最后那首经典的《难忘今宵》,
等到有一天李谷一老师唱不动了,
这个环节该怎么办?
我还没有想好。
挺焦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