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16|整合记录-独特性vs孤独感

昨天从午睡起来就有一股无名火,也许是觉得睡得时间长了点,没时间工作了吧,还得把晚上的饭菜备出来,反正心情不好。(后来晚上量体温才发现自己发烧了,白天完全不知道)。
把饭菜备好我就很快帮自己做了一个整合。我感受自己的感觉,尝试叫出感觉的名字。当时感到的是一种“不公平”的感觉,因为别人都可以自由安排时间,甚至挥霍时间,我却跟小娃娃绑在一起,她不睡觉我就没有一分钟自己的时间,每天很累(其实是因为发烧)却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问自己什么时候有同样的感觉,回到的画面是小时候我都很认真学习,别的小孩在外面疯跑,我却在屋里准备考试之类的。
我回到这个画面又问她,你是什么感觉呢?
她说,我感到跟别人是分离的,感到非常的孤单。
我说,那你要出去玩吗?她不敢。
她相信必须要抓住每分每秒来学习才能有最好的成绩,出去玩等于浪费时间,等于会考不出最好的成绩,等于失去老师和家长的爱。所以她是自己给自己的限制,因为太想做个好学生,太怕别人超过她,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所以这个童年的自己一方面自己限制了自己,一方面又感到非常孤单。
我试图跟她“讲道理”,但是发现她是吃不进去的。
我开始去了解她的需求——她限制自己不出去玩,牺牲了快乐,而换来的是什么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爱,她感到一种“独特性”,即她跟别人都不一样,她是特殊的。别的小孩就知道玩,而她是懂事爱学习的好孩子。
我们知道“独特性”并不依附在“与别人不同”的行为上,而是与生俱来的特质,是我们内核里的东西,不可能消失,被拿走,也不必去证明。它就在那里。
但是我这个童年的自己没有这样的世界观来支撑,而我跟她讲道理她也只是头脑知道,而没有在身体里感到。
我继续往下整合。
她之所以无法“感到”自己的独特性,是因为身边的人没有把她的独特性镜像回来给她看到,她的独特性没有“被看见”,“被接纳”,“被理解”,“被荣耀”。
到这里我的童年自己开始伤心的哭泣,她感到特别伤心,“他们从来没有看见我,从来没有理解我。。”这是她重复在说的。
我全然跟她在一起,全然允许这个情绪的流动。当她情绪稍微平复以后,我问她,“你感到自己的独特性了吗?”她说,“感到了。”
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一下,我没有做任何的事情,我只是全然允许伤心的情绪,等她哭完,仅此而已。去“告诉”她她很独特,她会从头脑上“知道”,但是用这种方法,她从内在感到了独特,这个独特性成为了她的一部分,跟她完成了整合。
之后回到当下的事件,我只需要明确自己需要工作的时间,然后安排人来帮我带孩子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