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笔记(一)--需求分析
产品的源头--需求分析
产品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存在的,需求分析也便成为了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它甚至可以延伸到心理学和哲学范畴。但是需求分析要怎样具体的实施呢?下面是本人的一些愚见,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产品&用户&场景&需求的逻辑关系什么是用户需求?
人的需要是指人体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不满足感,它可使人产生行动的动机(这里的动机就是需求)。
人的需要是多样和复杂的。某一时刻,在人的许多需要中,会有一种需要是相对最强烈的,我们称其为强势需要(这是强需求)。
人话:
一个人饿了,来到饭店,点了碗米饭。这就是用户需求。 “饿”是需求,你给了他一碗米饭,这就是满足了用户需求。
你给了他一面包,并且告诉他,这玩艺儿更解饿,但是噎得慌,于是搭着卖了一瓶脉动。这就是创造用户需求。
什么是产品:
产品是指能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
所以一定是先有需求,再有产品,而不是凭空造出一个产品,然后给人们使用。毕竟一个不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是不会有人使用的。或者我换一种说法:一个不被人使用的产品,还能算是一个产品吗?
需求和伪需求:
人们的需求是各式各样的,并且用户所表达的需求可能并不是自己最真实的需求 ,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小情侣吵架,女方生气了说:“你走,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那么是选择听她的话走呢?还是留下来陪她呢?
我们常常把用户需求分真伪2种:
伪需求:用户想要的。这种一般流于表面,例:我要买一把锤子和一些钉子(其实是想挂幅画);
真实需求:用户需要的。这种则是用户的目的,如上例:其实女朋友是想让男票哄她一下,给自己个台阶下。
如何判定真伪需求,我认为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需求的背后是否真正存在痛点!
痛点:用户真正的、强烈渴望的、且必需要的东西,称之为痛点。而具备痛点的人越多,这个市场就越有价值。 在需求背后真正存在的痛点的需求才有现实价值的真实需求。
痛点的本质其实都来源于人性,从另一个角度说,产品是给人用的,所以好的产品都一定是遵循人性的。
痛点在将来可能都会得以解决,但仍会有新的痛点冒出来。然而我们说过痛点都是来源自于人性的,尽管痛点一直在变,但人性始终就那些,这也使我们的需求分析有了一些“照本宣科”的依据。
需求来源:
内部:老板、部门会议讨论或同事建议等;
产品经理:策划、挖掘、竞品分析得出;
外部:用户、调研反馈、问卷,访谈,竞品分析,数据分析,客服反馈等等。
这里我就不具体的展开获取需求的具体方法了,只讲一点我对需求获取的来源的偏好问题。不同类型的公司的产品的需求来源都会不同。内部需求和策划者的需求可能是最容易获得,但我很不希望大家“偷懒”!需求的获取一定要保证50%甚至更多的需求来自于用户(客户&市场),这样才能保证你不会高高在上的去“设计”一款产品,而是接地气的“制造”一款产品!
产品需求分析实际上就是需求决策。通过一系列的需求收集我们有了初具规模的需求池,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要开始选择了呢?
NoNoNo,要想做出好的需求决策首先就必须要先了解一下我们的用户!
用户分析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用户需求往往也会千奇百怪,而产品不可能大而全的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需求,那么如何找准自己的目标用户群,变成了产品需求筛选的关键之一。
目标用户的选择找准富有价值的目标用户,将极大的提高产品开发的目的性和成本节约!
怎么来做用户分析,用户分析的要点又是什么?
1、 根据产品基本定位,明确用户分类和目标用户群;
2、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属性: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消费能力、职业、城市等;
3、 不同用户群体的标签和特点;
4、 用户想要的我们是否能够满足,怎么满足。
用户画像
- 案例解析:
以知乎为例,进行用户分析。
定位:知乎是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知识分享社区平台,社区氛围友好与理性,连接各行各业的精英。
用户群划分:
-
分享类用户:在某一专业领域技能突出,热爱分享,喜欢表达个人的见解和专业观点等;
-
浏览类用户:看别人的观点和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为主;
-
软文推广类:公关公司职员,文字编辑,写推广文案;
需求决策
做决策之前,我们首先将需求归类:功能类、数据类、运营类、体验类、设计类等,便于我们对需求的管理和跟踪。
将需求分类后,我们就要考虑做出决策所需要考虑3个主要因素:公司价值、产品价值、用户价值。
这3个因素并不是层级关系,在实际的操作中应根据产品的现实运营情况和战略阶段性,来优先满足某项或多项价值。
- 公司价值:
1.战略阶段性匹配:在起步阶段的时候,注重核心功能的实现,快速推出市场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到了发展阶段就会进行功能扩展和完善,在这个阶段也会小范围的进行试错实验;到了成熟阶段的时候,产品的用户群基本已经稳定,需求就会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细节和丰富度;
2.商业价值:是否可以拉动吸引稳定的新生用户,不断扩充平台价值,带来更多的实际的长期or短期盈利和资本关注;
3.护城河效应:能否逐渐形成竞争优势和行业壁垒,加强不可复制性; - 产品价值:
1.使用价值:是否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更加快速便捷的满足用户需求,产生不断增强的产品粘性。
2.定位匹配:是否满足了产品直接目标用户的需求,会不会对产品的形象和定位造成错乱;
3.社会价值:在用户、合作伙伴、公众中的品牌形象; - 用户价值:
1.痛点:能否帮用户完成自己无法完成或需要花费较高成本才能完成的体验。
2.刚需:衣食住行,或者一发生就必须要完成的体验(比如:患病就医)。
3.频次:高频>中频>低频,其他突破方式:多个中、低频组成高频(比如:支付宝&微信的城市服务模块,58同城)。
通过对3种核心价值的综合考量,我们可以筛选出一部分需求。大多数项目的限于开发资源,不可能同时实现所有需求,这就我们对需求的实现顺序上进行一个排序。
这里就涉及到了需求优先级的问题,实际的项目实践中,我们常会用到2种工具:“紧急重要法则”和“kano模型”来确定!
-
紧急重要法则:重要紧急、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四象限定位法 -
kano模型:分析了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将产品服务的质量特性分为五类:基本(必备)型需求、期望(意愿)型需求、兴奋(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反向(逆向)型需求。
kano模型
无论哪种工具,产品经理都需要自己去判断需求的属性和划分!这需要产品经理在项目中不断的锻炼培养自己的思维和逻辑性,形成自己的产品观和敏感性!
确定了需求优先级,接下来就可以根据公司的战略和实际情况进行需求排期(分期)了,需求分析的工作暂时就告一段落了。
思维导图:点这里
此文为《PM笔记》系列的第一篇,后期我将不定期更新:项目管理、沟通技巧、产品设计、学习技巧、时间管理等产品经理相关的主题文章,还请各位看官请持续关注,不会让大家久等的!
文 |TurboLee
进击的产品经理一枚
部分图片&文字参考援引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知会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