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思想的碰撞

2023-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苠苠的日常

前一段时间,与朋友聊天,谈起如何看待孩子未来的问题。

她说:

她并不觉得孩子必须得拼命努力,去争个头破血流,只为一个985、211。

她认为那样的孩子并不快乐。

她家孩子身体弱,她觉得孩子随意一些,考个差不多的本科就好。

至于工作,也无须太拼,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了。

重要的是身体,身体能够支撑得了,轻松一些,才是最好的。

她列举了一些例子,朋友家的孩子不过是普通二本,毕业出来做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工资也过得去,日子过得非常开心。

也有孩子拼命考了985,结果反而是高不成低不就,成了啃老一族。

她的话有好些地方打动我。

比如,孩子身体弱差不多就行。

比如,工资不用太高,能养活自己就好。

可是,很多时候我又很迷茫。

比如朋友圈里都在晒旅行,而我因为没钱只能在家里发霉的时候。

比如因为缺钱没有办法让孩子过得轻松些的时候。

我就会生起许多的怨气,怨自己年轻时不懂生活的苦,大手大脚导致了现在处处受制肘。

也会怨自己选了教师这个清贫的职业,没有找到一份能赚大钱的工作,直到现在,还总是手头拮据。

所以,有时候朋友劝我,不要让孩子总有想出去拼一把的想法,就一个孩子,年老了,孩子在身边才是最好的生活。

这种时候我就会很迷茫,真的不该让孩子走出去吗?

今天刷到一个帖子,内容是千万不要听父母的话,回家乡三四线小城市。

作者认为,在三四线城市,只有公务员才叫做工作,人活在三四线城市思维太局限了,过的生活一眼就能看到头,活得忒没意思。

到一线城市去,最不济也要到省会去生活,你会发现世界很大,工作很多。

这又让我想起有一次和女儿的同学家长吃饭,其中一个家长说,孩子好不容易考了985,走出了北海这个小地方,毕业后当然就不要回来了,难道我们还要他的后代也像他这样拼命才得一个985吗?到大城市去,才能真正实现阶层的提升。

记得当时,听到这段话,给我的震撼是很大的。

我希望女儿好好学习,她也一如我所愿,考了个985。我以为就是让她多一些选择罢了,至于将来,她选择回北海摆烂,还是选择到其他城市去打拼,都是她的事,只要不啃老,能养活自己就万事大吉了。

总之,今天看完帖子后,我的想法又有了变化,觉得孩子还是应该出去拼一拼再说。

但我想我该做的还是给女儿自己选择吧,如果她想去打拼,那么我们就应该是她背后支持的力量。

如果她选择闲适一些的生活,那也是她的选择,社会那么卷,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还是那句话,能养活自己就好,开心就好。

而我们,趁着自己还有劳动能力,还是多做一点,多挣一点钱,不拖累孩子,最好还能给孩子兜个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