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带来写作便捷也带来意想不到的挑战
科技改变生活,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随处可见的事实。
我这里想说的是,科技对写作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促进了知识的广泛传播,同时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思考的深度带来冲击,对高价值知识和作品的形成和沉淀带来挑战。
最初是竹简,用刀子在上面刻字,做这项工作的人叫“刀笔吏”,非常不易,因此,古人惜墨如金,在下刀前,对要刻的字烂熟于心,留下的著作言简意赅,微言大义。
之后,有了锦缎,可以用毛笔在上面写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比较昂贵。即便是达官贵人,也无法随心所欲的用锦缎写这写那,落笔前还是要反复思考,力求简约深刻。
慢慢,发明了造纸术,这样发明非常伟大,纸又轻薄又便宜,用毛笔写字更容易,也有了更多成规模的著作。但毕竟没有大规模机械造纸,纸还是稀罕物,因此,一般要构思清楚才会成文,用字虽不再那么锱铢必较,但也不想流水那样肆意挥洒。
等到造纸术日趋成熟,笔的样式也多起来,除了毛笔,有了钢笔、圆珠笔。写字变得非常容易,成了大众都可以做的事。行文流水,很快就可以写一页。但总的说,我们的思维速度更快,写字更像是思维一点一点的流出。有时,会刚觉胸中有千言,落笔太慢,但在写成文字的过程中,我们也在生成新的思考,优化思路和用词,形成逻辑更严密、更有深度的文章。看着纸质的文章,更容易激发新的思考,修改得更完美。
开始出现打字机时,只有一个个字母的按键,没有屏幕,敲字很费力,不方便修改,要很小心敲错。用打字机写文章,相比用笔写字,没有太多效率的提升,更多是换一种方式。但打字机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改变前所未有。
电脑出现后,很快出现了输入法,并且不断演进,越来越方便。用电脑写文章,想到什么可以立即形成文字,如果感觉不合适,可以很方便的修改。这种方式,形成了更多的文章,甚至有些是粘贴拼接的。我们也看到,以前人呕心沥血一生才能成就的大部头著作,现在可以几个月就出炉的。但细读起来,规模虽然相当,但内涵和深度却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在写作方式便捷的同时,我们随着投入时间减少的同时降低了思考的深度,缺少了字斟句酌、反复琢磨。
近年,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语音输入法的出现,再次改变了写作方式。我开始时非常喜欢这种方式,写东西就像说话一样自然。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率非常高,几乎不用修改,说什么都能立即转化为文字。但很快,我发现这种写作速度超出了思考速度,由于思考跟不上而无法连贯的写作,且形成的文字没有深度,逻辑性也不强。在这种方式下,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产生作品,但作品的质量却在下降。
相比古人,我们今天写作的便捷性不知提高了多少倍。现在一年形成的文字作品恐怕比过去几百年的总和还多。但论起思想的价值,又有多少作品能够与古人的相提并论。在浩瀚的文字作品中,我们只能匆匆浏览,发现经典很难。作为精品沉淀和流传给后人的量会越来越大,这或许也是科技带来写作便利同时提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