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想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
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
每件事情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就像那句话说的: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所以,一件事情的动机就非常重要了。
这个动机,也就是初始的原因,可能是善因,也可能是恶因。
如果是恶因,即使现在看起来还不错,但从更长久的时间来看,结果也不会是好的。
所以,菩萨是怕这个因的。
而凡夫,非要到结果来了才知道害怕。
每一件事情,在有动机的时候就要做好,要有好的结果 ,不如有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三岁看老,就好理解了。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生活不要太奢侈,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
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
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
“敏于事而慎于言”,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不能乱说话。
很多不同的学派的学说,殊途同归,说法不一样,但道理是相通的,举一反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几个字讲做玉石的方法。
最初桌面大的一块石头,买来以后,先将它剖开,里面也许能有几百个戒指面,也许没有。
弄开石头,叫剖,也就是切,找到了玉,又用锉子把石头的部分锉去,这步叫磋。
磋出来以后,再慢慢地把它雕琢,琢成型式,器物,就是琢。
最后加上磨光,使这玉发出美丽夺目的光彩,就是磨。
切,磋,琢,磨,也用来比喻教育。
一个人生下来,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过来,
学问进一步,功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就越难。
学习的次第,不能乱。
趣味,融会贯通
讲科学的书,大部分没有办法看的有趣味。
当然,我个人觉得《三体》除外,这是一部很生动的物理学教材。
科学本身很枯燥,所以最好把它讲得有趣味,比如对一个公式,先不要讲公式,讲别的有趣的。
最后再说明这个有趣的事,跟某一个公式的原理是一样的,听的人就可以贯通。
就像现在的很多包括学术文章,开始都是讲一个故事,之后大家就好懂了。
方法很重要。
当然,前提是对知识的理解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高屋建瓴,融会贯通。
学以致用
读书也好,读历史也好,读诗也好,学以致用。
对做人,做事,有点用处。当然,这里面有悟性的东西。
懂了过去,就要知道未来。
一个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别弄反了。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认为自己说的,做的完全对。不去了解别人。
所以,心中才会有怨恨!
尝试多去了解别人。
随便写几句
有些人有文学家的天才,随便写几句,从笔调上一看,就知道他在文学上一定会有成就;
也有的人力学一辈子,也不能变成文学家。
虽然也有的写文章写得蛮好,但是他到不了那个程度,怎么下工夫都无法突破他们自己的那一个极限,
他的文章始终是一个科学家的文章。
有的书,有的电视剧看上几眼,就能看下去,而有的一些就看不下去。
但也不绝对,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个没办法。
风格这个东西,是慢慢形成的,但凡努力的,都会有自己的风格,一看就知道。
关键词:
因果,朴素,次第,兴趣,了解,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