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建立自洽的知识体系?

2019-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jialicary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我没有读过大学的中文系,所以孤陋寡闻,但我以为,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

01

认真统计了一下,去年一年的时间,共计读了29本书。

29本,仅计全部读完的。

相比往年的阅读量,算是一个小小的成就。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在许多个不能自已的时刻,我都是让自己沉浸在书里,慢慢调整过来的。

直到,我开始接受自己的双重性,接纳了大相径庭的情绪,接纳了自身的光明与灰暗。

自我调整的这段时间,Busy姐看了很多不同体裁的作品。

除了干货类书籍,也有诗歌、散文、小说、剧作。

各种文学体裁的形成、发展、演变和消失,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客观的规律的。它归根结底是受社会生活的制约的,同时也与文学创作经验的积累和文学体裁本身的继承革新有密切的关系。

读书的乐趣就在于,它能扩宽我们的眼界和内心,使我们对已经存在于世界上的东西有进一步的了解。

02

每每忙得连轴转而没有时间阅读的时候,我就会陷入焦虑。

这样的焦虑,使我常常宁愿牺牲睡眠时间,养成夜读习惯。

我有一对非常注重养生,还特别希望所有人都能注重养生的父母。

对,就是那个凌晨两三点还在看我文章,但第二天醒来会收到他们转发的“熬夜的十大坏处”父母。

他们总是心疼又无奈提醒我,要注意身体,别不肯休息。

亲爱的爸妈,我不是不休息,我只是不休闲。

我不愿意朝九晚五,原地踏步;要给自己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不断地给自己做增量,等到能量爆棚的那天,就能超越过去的自己啊。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谢谢那些小心翼翼的提醒,简单而执着的关心,和所有笨拙而粗糙的善意。

03

书永远都读不完,时间却是有限的。

那么,该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建立自洽的知识体系?


我的建议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做系统阅读。

倘若条件不允许,尽可能地去创造系统阅读的机会。

这是一个碎片化的阅读时代。

留心观察一下周围,你会发现很多人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但要真问多两句,可能什么都不是真懂。这是新媒体泛滥的现有框架下,大量碎片化阅读的后遗症。

碎片化阅读的缺点很明显,适合碎片化阅读的主题通常深度不够,要么是主题深度足够,但讲得深度不够,或者知识与知识之间缺乏相关性和连续性。还容易因为思辨时间和能力的不足,往自己的脑子里加入很多毒概念、伪概念。

有些人的“不懂装懂”,实在不是自愿,而是没法真懂。

我并不是说碎片化阅读没有用。

我们需要一些能力,能够从碎片化的知识中迅速抽离出我们需要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先建立起自己关于判断知识的知识体系。

首先,分辨出哪些能要、哪些不能要。

其次,针对自己要的东西,补齐相关需要的背景知识,将碎片化阅读变成我们建立每一个知识体系的入口,从碎片化阅读起步,从而顺利过渡到系统阅读。

然后,在系统阅读的开始时,先在脑中整理相关知识,再接着往自己的体系里加东西。

04

喏,你该明白了,我上面所说的条件允许,指的不是时间,也不是环境。

而是能力。

阅读是一种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辨析能力,归纳能力,提炼能力,等等。

知识是唯一有意义的资源。

知识大厦的建造和科学之塔的累积一样,不求快,但求稳。

先将自己的元知识一点一点积累得更为正确,就像做手术一样小心翼翼地清洗自己的大脑,然后用左右互搏的方式去看待每一个问题,并将有用的东西慢慢地、再慢慢地加入你的自有概念,让它们逐渐形成一个粗浅的小体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当你到达罗马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目的地不再是罗马,而是以罗马为起点的整个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