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

茶会(第72场)

2022-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花苞头yiyeli

最近参加了两次老师的茶会,一开始期望还是蛮大的,但是各种影响和自身的状态,都不是特别如意。昨天有个同学说老师把我们的嘴都养叼了。确实我现在不仅对于茶或者食物,饭菜等都比以前挑剔很多。能感觉到不好,就会有点不想吃。

昨天老师的茶汤整体偏弱,岩茶(铁罗汉)的第三泡喝出了轻盈感,香气倒是很暖香又有点岩味。有一泡其实有点特别,老师在脑海中想象了大海,我喝到的感觉是一个小球,边缘有扩散感,感觉现在和老师有链接了。昨天来了个中医小哥哥,说老师第一泡的茶汤不够沉,毕竟中医都需要懂四气无味,气感比我们常人要强一些。我是感觉没包裹住,神不够聚,萧萧说有包裹,当时我觉得我们理解的包裹可能不一样,因为浓茶淡泡确实是有了,但是散,我觉得就是没包裹住。不过浓茶淡泡的包裹可能也是指涩味苦味不炸开那种吧。所以感觉语言有时还是挺无力,每个人的理解后的用词也会不一样,对同一个词的解释也不一定一样。对感觉的表述有时候也会有些苍白。

后来同学提议让那个中医小哥哥也泡一下,他是延续老师泡的茶继续泡,没有追香,他的第一泡我印象还是蛮深的,汤的香味和老师不太一样,少了老师的暖和甜,而多一份岩塑,这两个字没有写错,不是严肃,是有岩茶岩味的感觉。汤的感觉是有形到无形的转变,就像针进入人体,带着气,进入后气又找不到了。不是化开的感觉,就是瞬间找不到了,感觉挺奇妙的。老师说小哥哥没和他学过茶,14年没毕业认识到现在也有七年了,已经是个针灸医生了。但是泡茶的感觉和汤感还是可以的虽然第一泡喝完后有点齁,第二泡发挥的最好,最后一泡有稍许涩,但整体汤色还算是融合的,整体感觉还是暖暖的,舒服的,而且和他整个人给我们看到的感觉是一样的。昨天喝茶的重点我放在了摇晃茶汤上,然后在没喝之前判断茶汤的融合度。

最后有我们最近开挂的萧萧同学泡了茶,前门那个同学泡的时候她就一直说要追香,那个同学觉得不用,萧萧一直觉得味道不够。所以一上来就追了香。她的泡茶香气和口感,都让我觉得是三个人中最阳刚的,最能体现岩味的。虽然整体的穿透力还不是很够,会有点堵在胸口的上方,大概和昨天她领导让她心塞有点关系吧。不过出汤很稳定,和茶的融入度也很高,虽然我们一直也在聊天,但是没有影响她泡茶的节奏。后面她泡了一个90年代,老师说我们不一定喝得惯的茶,确实一入口真的和这个茶很有代沟。看茶形和颜色有点像宽版的龙井,茶的口感是那种老绿和生普的强烈的青味(很难用语言表述这个我认为的青味),隔壁老王还给我看了一张90年代三毛的黑白照片,确实有点那味,反正挺刺激我的胃和味觉的。后面聊着天,喝着这个茶,如果再放点30年代的大上海老歌,可能更能让我们带入那个时候的怀旧感。当然萧萧泡的这个茶也慢慢融入了当下,刺激感也没那么强了。最近萧萧确实挺开挂,除了我们认识的茶或者是从来没见过的妖腻的茶,她都能泡出本茶的特色,很好的与茶融合,自己的个性倒是没有特别影响茶的特性,但是又保留她自己的个性而不喧宾夺主,喝着喝着就又十一点多了。

最近其实不是特别想写文章,但是昨天又很特别,还是写了一篇供大家观赏。可以记录当天的情境,也想同学看到我的观察茶的思路,和老师知道我的学习进度。可能泡茶方面我确实需要很多的积累,但是观察方面我自己觉得还是进步了些,也很融入当天的茶会。彼此给予关注,共同成就更好的茶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