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自恋

2022-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竹萱的清欢阁

全能自恋,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是神,神一动念头,外部世界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予回应;如果外部世界不按自己意愿运转,神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外部世界,这就是自恋性暴怒。全能自恋和自恋性暴怒是心理发展水平低的一种表现,这种人彻底地活在一元世界中,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意志,而不能感受到别人和自己一样是平等而独立的存在。

全能自恋是所有婴儿一开始的心理。这导致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婴儿觉得自己是神,但早期婴儿的能力接近于零,他的一切得依赖于抚养者的照料。当抚养者能及时回应,照料好他的吃喝拉撒睡玩,并能给予情感回应时,小婴儿觉得自己像神一般伟大,声音一发出,世界就满足;他会觉得“我”是好的,“你”也是好的,于是就有了“好孩子”和“好妈妈”。当抚养者不能及时给予回应,忽视或拒绝了小婴儿的声音时,小婴儿就产生了彻底无助和自恋性暴怒,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这时他觉得“我”是坏的,“你”也是坏的,于是就有了“坏孩子”和“坏妈妈”。

好的养育观念是孩子越小,越要精心呵护,给予小婴儿及时的回应,满足他的全能自恋,尽可能减少他无助和暴怒的时刻。“好”足够多时,小婴儿会随着长大慢慢整合。他发现,虽然婴儿和妈妈都有好有坏,但基本都是好的,他的世界也基本是可控的,他的重要意志可得以实现,他可以安全、舒适地存活。

一个成年人如果还严重停留在全能自恋状态,会变得麻烦很多,因为他的需求和暴怒,都远大于小婴儿;并且成年人的自恋性暴怒一旦变成攻击性行为,易导致严重的破坏。

全能自恋是生命的第一动力,人类文明的一切都是它推动的结果,性和攻击性的动力也是它演化的结果。很多人是没有觉知地、在相当程度上停留在全能自恋中,这时觉知到它的存在就非常重要。


以前人们谈起自恋,都像是在谈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但从科胡特开始,自恋这个词被赋予了中性的含义,认为自恋是生命的一个根本动力,发展得好的话,极端的全能自恋,可以发展出健康自恋。

我们经常说里子和面子

里子是实体自恋,你的自我价值感,你觉得“我很好”这种感觉是一种很真实的东西,不会因为外在条件的变化受到很大的损害

面子就是虚体自恋,你的自我价值感是和外在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方说美貌、金钱、社会经济地位、名气等等。当外在条件很好的时候,你的自恋会爆棚,但是当外在条件变差时,你的自恋会受到很大的损害。

如果一个人主要是虚体自恋,那么做事情时,注意力会放在外在条件这些比较虚的东西上,而对真实的、核心的东西好像总是把握不住、有所忽视。严重的虚体自恋,都是严重的全能自恋,就是一个人还在幻想着自己是神,没有做不成的事,没有达不成的愿望,没有追不到的爱人。

一旦受挫,就会陷入自己不行不好的恐惧中,要努力维持自己的自恋,而看不到事情的全貌和真相,无法从事上进行改进。

真正滋养实体自恋的是投入地去爱,投入地去做事情。这个过程中,自恋不断受到打击,但最终因为真正建立了深度关系,增强了情感与能力,结果都会增加一个人的实体自恋。一个人有了基本的实体自恋,才能做自我观察和改进

当一个人严重活在虚体自恋的时候,他似乎没办法增进自己的真本事、真感情,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在比较虚的事情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全能感或全能自恋的特点是:当一个人受全能自恋驱使时,会觉得自己一往无前、势如破竹、无所不能,因此思维和行动力都非常厉害,什么都敢想敢做,这推动着他们启动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可它缺乏理性,非常脆弱,一旦出现一个关键挫败,他们就发现自己的全能是个幻觉,然后会从全能自恋感跌落成为彻底无助感,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也会表现得非常糟糕。

好的情况是这样的:全能感并没有从你身上消失,而是转换成了更为成熟坚韧的动力,你能够发起一个又一个的愿望,这时你胆大妄为,但在具体实施时,你又有很好的理性和韧劲,让自己能一直推动这件事的发展,事情就会变得很不同。

全能自恋,是一元世界的东西,受它驱使时,你是很有动力,但必然会有严重的自我中心,而对别人有忽略,它的韧劲会是问题;但当你进入了二元世界和三元世界,并没有牺牲你的全能感,而你认识到了世界的复杂性,原初的全能感也变成了更为复杂的攻击性和性等生命动力,你的力量没有丧失,而你的心灵变得复杂而成熟。你就能达到那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受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这也是人的发展历程。


全能自恋可能是婴儿、病人、强人们有的表现,但在成年人身上也有四个常规表现。

婴儿的全能自恋可以概括为:我一动念头,世界就得立即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表现的成人身上就是:

1.卓越强迫症,不优秀,不配活,意思是,如果你不优秀、不卓越,那你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婴儿心中,真正的渴求是“全能”与“完美”。完美是一种幻觉,而全能感还有一种幻觉是——我可以创造一个世界。

一些人遇到挫折,会过度的内归因——“都是我的错”。我觉得这里面暗含的逻辑是:“如果我是完美的,事情就可以彻底被我掌控了,都怪我不完美。”

2.行动困难症:想法多,但行动很难。这有两个常见而又并不容易觉知到的原因:一,婴儿只是提供想法,妈妈负责完成;二,我是完美的,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照我的意愿转,世界不这么做时,我就崩溃没辙想死了,常见于很多严重的拖延症。

3.诛心论:我要去追查你说的话,乃至你的想法和动机,我都不允许你在想法上对我不利。越是活在全能感中,就越是会有诛心论。如果诛心论太严重,就会太惧怕人的想象,而会压制想象的自由,结果也压制了活力与创造力。成熟心智的一个起步标准,就是能区分想象和现实,并能知道想法不等于行动,更不等于后果。

4.在关系中受伤后,会退行到孤独的全能自恋中。这是全能自恋一个特别常见也特别重要的表现。生命最初,活在全能自恋中的婴儿觉得自己要么是“神”,要么是“魔”,这是一元世界。当和妈妈等人建立好关系后,他们就进入了二元世界和三元世界,全能自恋的能量得以人性化。


自恋是生命的动力,和自信的来源,我们需要全能自恋带来的蓬勃生机,但作为成年人,或者任何一个不是婴儿的孩子,都需要知道你不能要求别人配合你的全能感,世界不会按照你的意愿来运转,这是最基本的现实检验能力,也是一切正常人际交往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一个人就会无法适应现实世界,而容易进入监狱、精神病院甚至是墓地。


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直满足他的全能性自恋会不会太溺爱孩子了?我们该何时停止满足孩子的自恋呢?

孩子能力越是小,越需要别人照顾时,就照顾他,适当满足他的自恋,但随着他能力上升,就该换一个原则:他能自己做好的,就自己去做;别人不会是他实现全能自恋的工具和对象。

实际上,我们所能看到的“小皇帝”,常常是在婴儿早期没被照顾好,而长大一些后又被宠溺的,严重的宠溺意味着养育者在满足孩子的全能感。同时这也是一个投射,就是养育者心中住着一个渴望为所欲为的婴儿。

所以,忍不住总想无限制满足孩子的父母,需要好好去观察自己内在的这个为所欲为的婴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