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环境保护竟成了富人分化阶级的最好借口!

2018-04-15  本文已影响5人  爱理财的蓝胖子

这几天在看《美国房地产泡沫史》,里面讲到一个有趣内容在这里分享给大家。现代社会,人和人不像古代时有三六九等阶级之分,法律也规定“人人平等”,但是部分富人总想与一般人区别出来,比如住宅区附近不能有一般社区,这样才能体现富人的优越性。

那么如何能做到将一般人赶出自己的“地盘”呢,环境成了最好的借口!比如用“密度限制——保护小镇特色,维持空地和低密度人口状况,以有序和从容的步伐拓展”等“保护环境”说辞限制城镇继续开发住宅,将住宅推向城市边缘,比如说郊区。这也正是这些富裕阶层期望的结果。

然而这种密度限制理论究竟是否有益于环境么?彼得利斯基在他的题为“密度限制只会加剧城市胡乱拓张:建筑用地吞噬了农村”的文章指出,这些排他性做法“加剧了对树林和田野的消费,逼迫开发商向外发展,已解决住房建设用地”。

除了环境危害,书中还指出一些其他危害,"一般人被赶到郊区,居住在那里,上下班路途必定漫长。因城市逐渐发展到偏远地区而造成的上下班高峰时段的交通繁忙,大大增加了致死交通事故的发生——1950以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达250万人,相当于在60年间每个月发生一次“911”事件".

这本书的这一章观点蓝胖子觉得很特别,虽然讲的是美国历史事件,与中国国情不符,但是某种程度上我们的城市拓展也会带来书中提到的环境破坏及交通问题。当然城市也不能不发展,至于如何走城市拓张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道路,这个问题相信ZF会能解决。

另外推荐大家读一下这本书,从多个角度去解释美国房地产泡沫史,还是有一些借鉴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