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宠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高校版教材317页)

2020-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丁姐日记

2020江西省教师招考教育基础综合知识口诀板

第三章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高校版教材317页)

三人物

一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接。

一经典实验:小猫迷箱实验

三学习规律:效果律(有效果最重要),练习律,准备律(准备后再练习效果好

记忆小技巧:老师上课前已经让学生预习,属于准备律;上课期间不断地让学生练习所学知识,属于练习律;学生上课感觉收获满满,不断得到鼓励和奖励,学习劲头越来越足,属于效果律。

一评价: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之父,应用动物研究学习的第一人。他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教育心理学理论。

二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一经典实验:狗分泌唾液实验

二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化(分不清)与分化(分得清)

评价: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无法解释有机体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作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

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一经典实验:白鼠按压杠杆吃食丸

他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高反应概率的手段。

四基本规律:

1 强化-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

正强化(实施奖励)

负强化(撤销惩罚)

2 惩罚

正惩罚(呈现性惩罚)

负惩罚(移去性惩罚)

3 消退(无强化的过程)

小明课堂上捣乱,老师罚他扫地(惩罚中的正惩罚)

小明课堂上捣乱,老师不理他,他觉得无趣,就不捣乱了(消退)

小明课堂上捣乱,老师大声骂他,他变本加厉地捣乱(正强化)

小明课堂上捣乱,老师取消他去春游的权利(负惩罚)

小明课堂遵守纪律了,老师取消剥夺他去春游的权利,小明越来越遵守纪律(负强化)

4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逃避垃圾和嘈杂的声音,警察按喇叭回避

四 教学应用

1 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2 掌握学习

布卢姆根据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中连续渐进性的原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反馈矫正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

反馈矫正四步骤:课堂结束来检查,单元结束来测试,个别差生来补救,再次测试来反馈

3 负强化思想与惩罚教育

负强化是加强某种适当行为的手段,因此惩罚只有符合负强化的意义时,才会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

关于惩罚补充几点(以前的教材有)

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

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

多用剥夺式惩罚,不用或少用施予性惩罚

惩罚只有符合负强化的意义,才会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

                    总结回顾

一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一实验(小猫迷箱)

三规律(准备后练习效果好)

一地位(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一实验(狗分泌唾液)

二规律(获得消退;分化泛化)

三 斯基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一实验(白鼠按压杠杆吃石丸)

四规律(强化,惩罚,消退,逃避回避)

四 教学应用

1 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斯金纳提出)

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2 掌握学习(布卢姆)

反馈矫正四步骤

3 负强化思想和惩罚教育

惩罚只有符合负强化的意义时,才会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