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

2018-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闪闪发光的Lucky

晴予说,写什么都行,但一定要公开在网上。
2018年,年度关键词,践行!
本文始于与丹宝的闲聊。聊完才发现好像可以凑成一篇千字文了。整理后存放于此。

最近对[情绪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一对词联想颇多。似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这两个词来归纳和解释。觉得这对词打包得特别好,很完备。

之前更多是沿着[实用价值]的视角和逻辑在思考问题,脑海里几乎没有[情绪价值]这么一个清晰的概念,自然更没注意到它的重要性。由于视角的单一,生活中不少现象都有过疑惑。

强化了[情绪价值]这个概念后,这个词时常被大脑感知,慢慢发现生活中对不少现象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明朗了起来。

比如,热衷与闺蜜闲谈,甚至可以为此放弃做其他事,这种行为的本质是精神消费,付出的最大成本是时间,收获的是精神愉悦与情感支撑。这件事对一个脑海中[情绪价值]概念很弱的人来说,可能是无法理解的。

又马上联想到日常生活中与妈妈之间频频不断的小冲突。透过这个概念,似乎快速找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之间生活习惯上矛盾的根源。本质上是对这两种价值权重分配的不一致导致的。

上一辈人对[实用价值]:[情绪价值]的权重分配大约在8:2;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个比值可能接近5:5;
而到了我们的下一代,待他们成年,这个比值可能会反过来达到2:8。
权重分配的不同是时代留下的印记。

面对同一件事时,三代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分配权重会得到3个不同的总分。在你那里值80分的,可能在我眼里只值30分。

一个概念就像是一种帮助思考的工具,解释某个问题时,适当地借助工具可以提高效率,起到降维思考的效果。

比如你要解释问题A,不用概念帮助解释时,可能要走一条6级的逻辑链才能讲清楚。
进一步,当你用一个一般的概念帮助解释时,只需要走4级逻辑链就可以说明白。
再进一步,要是你能找到一个超级好用和匹配的工具(概念)帮助解释,可能2步或者1步就能抵达。

这几天对[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有感,主要是因为近来用这一对概念尝试解释了一些现象,感觉很好用,简洁,覆盖面还广。

再沿着这个“概念~工具”的类比展开联想一下试试。

另一个体会。

我们平时见过的N多概念,如果不实际操练一下试试手,你只是看到了它,你并没有得到它。

它仍然摆在货架上。

一个概念(工具)适不适合你用,与你现有的知识框架和思考模式是否匹配,是需要你付出试错成本的。这个试错成本才是你真正获得一个概念所需付出总成本中的最大一部分。

而这个试错行为其实是你积攒工具的一个过程。

牛人之所以牛,大概是因为他们存储了足够多已经试过的工具(相当于私人订制了),足够多的工具可以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牛人建立起了相关领域的“工具包”,这个工具包就是一个降维攻击神器,使得他们足以轻松应付这个领域的全部问题。

这算是换了一个角度对理解概念的重要性吧。

2017年应该算是我迄今为止最“海量”阅读的一年了,一年下来还有一个较深的感触,就是,对你最有价值的知识的只能是自己筛选找到,这一步无法跳跃。
用蔡叔的话说是,“智慧是别人给不了的,只能自己长出来”。用欧神的话说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付费,是个性化定制。”

抵达它的最高的门槛就是实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