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芜湖古称鸠兹么?那里曾是徽商打拼地,繁昌境内竟有“龙窑”
【诗韵里,鸠兹古镇忆“徽商”】
知道芜湖古名么,叫鸠兹,城址在今城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里时意境在兹矣:古时鸠兹城一带,多为湖塘沼泽,鸠鸟云集,故称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鸠兹古镇牌坊古鸠兹有一条奇特的河,宛若横担着长江与青弋江,故曰扁担河。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此修圩,仁宗皇帝赐名“万春”,万春圩造福一方,已然千岁。
扁担河连通万春圩,交通便利,物产丰美。这里南宋即为草市,元代已是重要商埠,它就是鸠兹老街。繁华街市诱引四百里外的“旁郡”徽州商人介入,“无徽不成镇”,明清时期,这里已是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之徽商雄镇。
,梨园堂可查史实:明代中后期鸠兹是“浆染业中心”,近代则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芜湖之名讳亦有趣,缘由是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名芜湖。长江芜湖段,古称中江,此境西连长江,东通太湖,鸠兹乃中江的一个渡口。
芜湖早先属吴,后属越国,再属楚;汉属丹阳郡,芜湖始为县名;三国时,县城由鸠兹迁移;晋时虽隶属多变,名仍保留;隋唐二朝,芜湖降格为镇;五代南唐复置芜湖县,其后隶属关系亦忽此忽彼,但县名再无变更;宋时,芜湖属宣州;元明清三朝,芜湖均属不同王朝之太平府;民国废府、州、厅而存县、道,芜湖县直属安徽省。
古镇新貌好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芜湖领略鸠兹风韵吧,游人心仪的鸠滋古镇,已然焕发青春!
芜湖有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中江塔,半依闹市半偎江,被誉为城市地标。它始建于明朝,清代续建,系楼阁式砖木结构风水宝塔:八角五层,边长4米许,塔高40多米。每层四窗,错置相间,每窗左右各设一灯龛。塔内结构一至二层为壁内折上式,石梯盘绕。三至五层为空筒式,木梯依壁。门窗塔壁,精雕细刻。墙面各边均嵌有砖雕,底下二层圆形欹柱两侧的砖雕尤为雅致。
中江塔芜湖有蛟矶(古称蟂矶),原乃芜湖西南江中孤岛,峭壁如削,终日为烟云水雾缭绕。相传该矶下有一天然深洞,宽达一丈,深不可测,常有蛟龙在风雨之夕作龙吟之状,故而得名蛟矶。砚上建有灵泽夫人祠,即刘备夫人庙。清知县李绍光刻有“江心第一境”,大殿內有镀金联:“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
灵泽夫人祠,即刘备夫人庙 江心第一境芜湖有600多岁的西河古镇,而今已衰老破败。街道南北走向,宽窄不匀,街心青石路面,曲折蜿蜒千余米。两厢店铺,翘角飞檐,上街头外有章家巷、土地巷,下街头外有徐会兰巷、江东巷,中街内有芮家巷,均为老街横连,可通往“沈公圩”,亦可通水运埠头。
芜湖有徽商博物馆,展示徽商历史及其发展脉络,并以半身铜像和人物故事介绍百位徽州地区名人:如“谢裕大”茶行创办者谢正安、盐业巨富江春、宫庭用剪的创始人张小泉……还囊括著名思想家陶行知、铁路专家詹天佑等安徽历代杰出人物。
徽商博物馆【真稀罕,繁昌境内遗“龙窑”】
芜湖繁昌境内柯家村古窑址,是当今考古成就。随着宣州、泾县、绩溪等古宣州辖区内大批古窑址被发现和考证,考古界恐因窑名混淆,乃冠名“繁昌窑”,当地百姓仍习惯称之为“柯家村窑”。
柯家村一带,古窑址甚多。柯家冲窑是当地规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龙窑。这里,也流传着与龙泉“哥窑、弟窑”相似的故事一一
柯家村窑,五代时由柯氏两兄弟创建,烧制的产品中也有“柯大、柯二”之分。因宋时繁昌隶属宣州,史料中有“宣州窑”记载,学术界将其列为“古宣州窑址”。
柯家村窑,是专烧影青釉的民窑。主要烧造青、白釉瓷器。种类多为壶、碗、碟、杯等民间日常生活用器,造型工整,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青中显白,釉面莹润,制作工艺精细。
青白瓷刻花执壶 青白瓷托盏 青白瓷粉盒遗憾的是,柯家村窑兴盛于宋代,300多年后在元兵灭宋的战乱里衰亡。
幸运的是,柯家村窑址已被专家认定且打上“国保”标识,它作为中国青瓷发源地之一,其辉煌业绩和陶瓷发展史地位,毋庸置疑,更不容抹杀!
兴也柯家村,败也柯家村。历史长河里遗留痕迹,柯家村虽败犹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