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无事休歇

2022-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明明祖师意

说迷说悟,总是一念。

法无定法,应机施教。

有诸幻病,设种种药。

若论究竟,皆属无有。

       昨晚发了一篇文章,早上收到一条善意的提醒,说是「现在几乎没有大彻大悟真正明心见性的人」的说法的不对,贬低了现在的修行人,可能会误导别人。其实真没这个意思,文字就是这样,很难完全准确的去表达真实的意旨,你说了一句话,别人接收到的却是另外一个意思。

       我也不是什么大修行者,即非老师,也不教导什么,没什么名气,只是一个有点认真的禅宗初学者,只是最近一个月开始脑子里经常有很多东西往外蹦,有感觉的时候就顺便写下来了。我自己写的东西,自己都不愿意去看第二遍,写完就过去了。这也是我自己学习和梳理思路的一个方式,只能写的时候尽可能客观,至于最后写成了什么或有什么影响,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

        经云:法无定法。诸佛祖师,古圣先贤所有的教导和法门,都是为应对不同根基的众生。你执着有,就跟你说无;你执着无,就跟你说有;你两边都不执着,那就可以直接开示究竟实相了。诸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是为众生破除种种执着妄想,开解悟入佛之知见,见自本性。

       现在各种修行法门不计其数,因为每个人的因缘和根基不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就需要不同的法,任何一个法能传到现在,肯定都自有其用处。没有一个法,能完全适合所有人。正所谓: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随缘而应。所以修行人切不可执着一个自以为究竟的法或一个外在的老师。

       大般涅槃经云: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于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现在学法很方便,在网上能找到各种修行的资料,讲经说法开课程的遍地都是。这就要求学人必须有一个明眼,能善分别哪些是对你有益的,哪些是无益或甚至有害的。

仰山问师父:我这一辈子,应该怎么修行?沩山说: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意思是说,只要你道眼正,就不怕走偏;只要修行的见地正确,不管怎么修行都不会偏颇。

       修行人最重要的就是见地,哪怕一丝一毫的疑惑都马虎不得。今时人学法修行,更是如此。诱惑太多, 修行的障碍太多,一旦学错了法门,跟错了老师,导致见地出了问题,任何一个弯路都可以让你迷在里面很多年出不来,但人生就这么几十年,精力旺盛的时间总共也就最多二三十年,你拿毕生的时间精力来学道都未必能真正成就,哪有多余的时间浪费。我当时一个奇迹课程都学了7年,但还好我对任何人和教法都没有太多执着,学完能实际有效果的就深入学,一旦发现效果不好或失效了就换下一个。

       每个真正想解脱自在的人都应该善于分辨善知识。无论是跟一个外在的老师或是文字经典,只要能真实让你减少烦恼,减少贪嗔痴,让你的生活变得简单纯粹、身心安定的,都是善知识。如果你读了一篇文章,心中的疑惑障碍少了,那就是好的。如果你读了之后反而生起更大的烦恼,那就别读了。一切法都是为了对治众生的幻病,如果一个法让你生了大烦恼,法本身就变成了病。就像你感冒了,却吃了一个治胃疼的药,吃错了药,好药也变成了有害的东西。所以方向很重要,学人不可不慎。只看能不能帮自己真实的解脱,实际的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一个不行,就换一个,千万别执着。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只要见地正确,只要修行的方向没问题,就算还有习气,就算走得慢一点,至少不会走错路,早晚可以入道。我早些年差不多把市面能找到的灵修法门都涉猎了一遍,印度的,美国的,欧洲的,古代的和现代的,差不多耗费了10年,当我遇到禅宗,在一个月内就丢掉了之前所有的灵修体系和相关的书籍资料。

       深入学习禅宗的过程,一是读学山禅师和得闲山人的文章,二是自己大量学习研读大乘经典和禅宗祖师法语,三是独处,每天读经读教,打坐,练习牧牛和一物不为。没用多少时间效果就很明显,疑虑顿消的畅快感,身心也越来越轻安。修行跟世间事是不一样,只要方向对了,做一份功夫,就会收获一份法喜和禅悦。很多人觉得修行难,那很可能是因为还没有真正深入修行或没用对功夫。一旦你得了法益,与法相应,一念契入,豁然开朗,疑虑顿消,那种内心的通畅和轻安超过世间所有的享受,一旦你体验到了,学法修行的信心自然就有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深入下去,就算再让你回到过去的生活,那也是不可能了,因为你体验到了更好的东西。

       一入禅门深似海,青灯古佛伴余生。当今末法时代,能学法修行已是无量的善根因缘了,真的非常的了不起了,还能信受佛法如法修行者,就更值得赞叹了。言且至此,修行是自己的,解脱也是自己的,人身难得,切勿自暴自弃,空度光阴,宜精进修行,心心向道。只要还没有到达完全没有一丝疑惑和烦恼的地步,就不可停止不前。如此天长日久,定有出头之日。古德云:

祖影道疏,大须仔细,

未到不疑,切莫了手!

又曰: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但假言说,为破众迷。

若真道人,无是无非。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文章也只能偶尔写一下,因为还是用脑子的,写多了也会累。大家修行也一样,读经读教看文章是为了明理,明白了就赶快实际的去做,做到了才是功夫。修行没别的,就是把这颗心歇下来,安于简单,安于平凡,安于无事。所以,何不去泡杯茶,搬个凳子,坐在窗前,吹吹风,安静的享受一会儿清闲无事惬意的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