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子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走出人生困境,你需要升级“人生操作系统”

2019-06-20  本文已影响58人  f465da3cfca3

《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 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羡慕别人的功成名就,总觉得自己走的路不对,但是寻找正确的方向却又很迷茫,不知道该从哪做起。

其实有时候是自己的想法限制住了思维,人生需要成功,但更需要的是幸福感,如何靠突破自我来增加幸福感,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人生课题。

成功不是命中注定的

天大地大,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早早的为了买房而背负了债务负担,那么将来的生活就会因此而失去很多机会,业界大佬都没有将早早的买房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而是利用买房的钱来创业,有钱意味着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源,而不是买“安全感”。

透支账户,每月还贷,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实是消费陷阱。

很多人将另一半看的比自己的事业还重,在爱情中一再妥协失去自我,全心全意的付出,有可能就是为将来的疯狂做准备,没有人能完全属于另一个人,掌控就意味着失控,越是认为房子,婚姻能够带来安全感的人,内心越容易因为这些而造成问题。

依赖不是爱,爱别人不等于爱自己,努力发现自己身上的潜能,多做一些突破舒适区的小尝试,就会发现能够带来安全感的只有自己,信心才是最可靠的。

面对改变的时候肯定会有恐惧和焦虑,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去积极面对,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触底反弹能够带来更多前行的动力。

投入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快乐,不仅是工作,休闲,睡觉,如果能够百分百的不分心,投入到当下做的事情中,就能够收获快乐。

有的时候付出不一定会得到回报,成功的概率也并不大,要拥有投入之后带来快乐的智慧,不管结果如何,过程中有所获得就要知足。

一件事还没有开始就要算计得失,抱着这样的心态即使做成功了也会觉得不够圆满,得到的不够多,那怎么能觉得快乐呢?

幸福感可以靠耕耘获得

是不是幸福其实和外界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取决于内心,心智的力量能够操控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大脑会根据思维方式来加工自己的所见所闻,看到的事情其实都是自己内心偏重的结果,而并非事物的全部,我们给世界创造了一个模型,一个只按照我们想象运作的模型。

所谓的真实不过是透过自己的心智,经过思维加工之后得到的“真相”,自己就是自己的预言家,我们面对最大的敌人不是外界的各种环境,职场的各种问题,而是如何面对自己,突破自己思维方式的墙,培养一个成功的心智模式比盲目的努力要有用的多。

成功并非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而是通过靠近成功,找到自己一生能够为之热衷的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才是关键。

很多职业或者是兴趣看起来表面很光鲜,但是有可能那都是迷惑人的假象,真正走进去才会发现做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要勇于尝试,多看看这些事情真正需要做什么,然后再做出选择,不要盲目的投入,时间和金钱都消费了不少,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做这些。

转换思维方式,拆掉脑中的墙

在尝试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损失掉一些精力和财力,不要因为已经投入就舍不得放弃,及时止损才是负责,因为害怕一点小损失而花费了更大的损失,这就是沉没成本。

开心和不开心的转换器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一切都在一念之差,很多人习惯性的将自己摆在受害者的角度,一切都是社会的不公,工作的压迫,压力之下才让自己觉得不快乐。

把自己放在掌控者的位置上,让一切被动都能够成为主导,心境就会发生变化,挑战变成了成长的机会,压力成为了磨练的动力,将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从向心的被动力,转为离心的主动力,这样就不会觉得一切都在和自己做对。

受害者思维只是在为自己的逃避和软弱找借口,因为责任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别人的身上,世上没有真正的公平,胜利都是自己争取出来的,没有世界对不起自己,只有自己不努力。

面对自己的受害者思维,最先要做的就是改变想法,开始行动,而不是停在原地抱怨,先从能够改变的开始做起,一点一点扭转形势。

幸福感来自内心而不是外界的肯定和赞扬,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外人的意见“演自己”,最终还是以痛苦收场。

做自己,路会越走越宽,直至通往成功的彼岸。

让属于自己的幸福系统持续运作是很重要的,不要将精力过多放在别人的评价和意见上,不要攀比,不要嫉妒。

虽然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但是成年人就是要有能力学会摆脱竞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真正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尝试和挑战中完善自我,而并非一味的追逐名利迷失自己。

成功的定义是被社会赋予的,但是成功的意义却不仅仅只是拥有大把的钞票,豪车,产业,而是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